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民生

触摸古越文化 感知历史脉搏

——探访会稽金石博物馆

  金石,文字之载体也。金石学,即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近年来,文化产业不断升温,金石文化收藏行业随之蓬勃发展,大众对金石收藏文化的兴趣愈发高涨,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在我区,有这样一座集唐宋墓志、秦砖汉瓦,融合文字学、金石学、考古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博物馆,它坐落在舜耕大道1111号内,占地1268平方米,它就是会稽金石博物馆。

  走进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在馆长张笑荣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博物馆馆舍主体,里面分历代碑刻区、历代古砖回廊区、名家题跋金石书画区等区域,共有大小展厅7个,馆内有大量的铭文、纪年砖瓦等历史文物,让人感觉到时间在这里倒流。

  据了解,目前,馆内珍藏晋至民国名人墓志碑刻及拓片400余件;汉至唐宋历代铭文、纪年砖瓦约1000件;“秦砖汉瓦”精制历史名砚400多方。此外,博物馆还珍藏大量玉石礼器、兵器拓片、摩崖碑帖、青铜器及瓷器等文物。“这些藏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碑刻艺术以及考证古代官职沿革和时代特征都具有较高的文物及艺术价值。”张笑荣表示。

  而作为金石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传播手段,传拓技艺这项古老的文化技艺历经近两千年的发展,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活力,在文物信息采集、资料搜集整理、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俗来说,拓片就是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张馆长表示,现今,传拓技艺早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在我们馆内,参观人员不仅可以看到这些文物,还能够亲自体验传拓项目。”张笑荣说,近年来,博物馆致力于举办传拓技艺进校园、传拓技艺公益体验等活动,把流传有序的金石文化发扬光大,使传拓不再是一件“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事情。

  触摸古越文化,感知历史脉搏。目前,会稽金石博物馆于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开放(周一闭馆),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往一看。


上虞日报 新闻·民生 00003 触摸古越文化 感知历史脉搏 2023-06-20 9886947 2 2023年06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