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开展特困供养机构管理问题专项治理,高质量推进“老有康养”公共服务优享——
从“特困兜底”到“幸福供养”
见习记者 邵焕星
房间明亮、设施齐全、草木掩映……近日,记者走进百官养老院,映入眼帘的是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漫步其中,只见老人们围坐一起,有的聊着家长里短,有的讨论着电视剧剧情,但不变的是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让老人们生活舒心、居住安心、娱乐开心,百官养老院作为特困供养机构,聚焦困难群众,配齐符合老年人安全保护要求的设施、设备和器具,为老人们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户外活动、精神安慰和文化娱乐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老人们在专业护理员的精心照料下,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全面。每天,工作人员还会为我们打扫房间、整理被褥、洗澡理发,平时还会给我们定期体检,有时候院里也会组织些暖心活动。”提及在百官养老院的生活,特困老人陈大伯用“特别温暖和幸福”来形容。在上虞,还有263位特困人员像陈大伯一样感受到了这样的温暖和幸福,其中,集中供养人数为258人。而这正是得益于我区特困供养机构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的深入开展。
为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切实保障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合法权益,提升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水平,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近期,我区高质量推进“老有康养”公共服务优享,开展特困供养机构管理问题专项治理,通过“地毯式”排查风险隐患,切实解决特困老年人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让特困老年人共享“两个先行”成果,安享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美好生活。
围绕“四重点、两抓手”,区民政局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围绕政策文件落实、特困供养机构保障,机构人员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机构管理形式主义及官僚主义存在情况,开展上下联动自查督查,深入一线、摸排问题,分类分层处置存在问题,实现立改立整与长效机制同步推进。5月份以来,共开展检查9次,发现问题6处,当前均已整改完毕,切实保障了集中供养人员合法权益。
目前,全区20个乡镇街道的特困供养人员入住在9家特困供养机构,其中公建民营机构7家、民办机构2家。各机构对照相关文件规定落实管理服务、资金保障及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均达到国家二级养老机构标准。
“特困人员是社会最脆弱最困难的一个群体,现在由政府出资供养起来。个体命运的缺憾,在惠民政策帮扶下得到了填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落实闭环管理,进一步梳理明确区、镇街和供养机构三级责任清单,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依法依规切实维护特困供养人员和供养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