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健康上虞

传承创新

薪火相传,守护中医未来

  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带教老师,王燕始终将中医传承视作核心使命。她深知,中医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接力,唯有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医、学好中医,这门古老医术才能焕发持久生命力。

  王燕定期组织经典读书分享活动,围绕《伤寒论》《思考中医》等典籍,结合自身临床案例,向工作室成员分享研读心得与诊疗经验。她要求学员,既要深耕经典、多参与临床,研读经典时还须厘清“三义”——字义、句义与总义,确保对中医理论理解精准透彻。临床诊断不能只看单一症状,要建立整体思维,融患者症状、体征、脉象等信息为一体,方能抓住病理本质。“这种整体化、动态化、关联化的辨证思维,既能帮我们在复杂病症中找突破口,还能为认知世界提供新视角。”

  “经典是中医的根,根扎深了,才能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在她的带动下,工作室成员形成“勤读经典、善思临床”的学习氛围,在中医传承路上沐风前行,步履不辍。

  多年来,王燕致力于中医人才培养,累计收徒10余人,还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实习生临床带教任务,将所学、所悟及临床经典案例,毫无保留分享给后辈。每当学员在临床中遇困惑,她总是耐心指导,从脉象辨识到方药配伍,从理论落地到实操技巧,点点滴滴,倾囊相授。

  “中医传承从不是空话,它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文化根脉,是需一代代接力守护的薪火。”王燕就像虔诚的守灯人,以自身中医智慧与临床经验为“火种”,悉心照亮年轻医者的成长路。“惟愿这份承载千年智慧的中医文化,在我们手手相传中生生不息,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福祉。”

  除俯身带教,王燕从未离开临床一线。晨光未亮的清晨,暮色深沉的黄昏,她用脚步丈量医者责任,将坚守写进朴素日常。她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一般提前到岗。为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中餐总是自带便当。遇患者请求加号,她总不忍心拒绝,直到最后一位患者卸下忧虑,才收拾东西,拖着疲惫离去。

  她的生活轨迹几乎与中医事业重合:工作之余,或潜心钻研专业典籍,或在厨房捣鼓养生膳食,或去山间开展中草药采集实践。即便休息时,思绪也常萦绕临床——“患者病情是否需调方?此类病症是否有更优治疗方案?”

  “我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幸好爱人特别支持,家里琐事都由他承担。”王燕语气里有丝柔软的愧疚,却也透着对中医事业深入骨髓的执着。

  为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中医服务,王燕利用周末赴上浦、曹娥等地基层卫生院坐诊,还积极参与各类义诊,深入社区与乡村,提供免费中医诊疗与健康咨询,凭专业技能为百姓缓解病痛。

  让她倍感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可并信赖中医。“我的患者里有不少年轻人,甚至可称‘年轻粉丝’,且数量在稳步增长。”见中医文化逐渐被年轻一代接受,她真切感受到中医传承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深耕中医事业的决心。

  以“大医”为灯,照亮毕生行医路,这是王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追寻。她说:“朝暮之间,若能拾得几分成长微光,便是生命予时光最温柔的注脚。纵是进步如星子微弱,只要每一步都向‘大医’理想靠近分毫,便不辜负这身白衣,亦不负患者信任。”


上虞日报 健康上虞 00003 薪火相传,守护中医未来 2025-09-24 上虞日报2025-09-2400014 2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