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乡镇专版

激活治理内生动力的实践路径

  在曹娥街道,几乎每个小区都设立了党员服务站。邻里纠纷、物业维修、代办事务,这些居民日常碰到的大小难题都可以找服务站解决,而“解题人”正是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社团组织。

  德济苑社区是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示范社区,目前已形成党建引领下社会组织、业委会、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特色自治服务模式。社区通过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整合街道社会组织众创空间资源,实施微公益创投项目孵化,逐步形成了一批像“立德者自治物业联盟”“惟妙惟俏剪友会”“戏迷之友”“翰墨缘书画协会”等社会组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组织”凝聚成了惠泽民生的“大力量”,有效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以前,我们闲着的时间都不知道去哪里好,现在社区里有剪纸课、舞蹈课,还有老年人来写书法,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可高兴了。”退休老人张阿姨说。与此同时,德济苑社区突出居民主体,采用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等方式,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据悉,为更好地推动基层治理成效,当前,曹娥街道还建立了“双社互助”机制,制定下发《曹娥街道村居社区“枫桥指数”评估考核》,将社团组织培育孵化纳入社区专项考核,明确每个社区每年至少培育发展一支社团组织,引导社团组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基层治理相关活动。在街道层面,统筹政策资源和培训指导;针对社区层面,对每个社团组织指派一名专职社工指导,并提供场地、设备和专项资金支持等。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也让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有了家的归属感。

  在银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邻里剪纸课”总是座无虚席。退休教师陈阿姨义务教学三年,带动50多位居民参与,“剪纸队”作品还在全区比赛中获奖。“活动多了,邻居熟了,社区自然就和谐了。”振兴社区居民王女士深有感触,目前社区常态化开展书画、舞蹈、戏曲等活动20余种,年参与人次上千人。

  “基层治理关键在激活社会细胞。”曹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浙江省“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深化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从“虞警商社联盟”的平安守护,到“邵大姐来帮忙”的矛盾化解,再到“周五帮办团”的邻里互助,曹娥街道的社会组织正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基层治理的澎湃动能。在这里,政府“有形之手”与社会“无形之手”紧密相握,共同书写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答卷”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曹娥模式”。


上虞日报 乡镇专版 00005 激活治理内生动力的实践路径 2025-08-29 上虞日报2025-08-2900011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