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闻·教育

青年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东山有回响”调研团队董家山古村行

  近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东山有回响”调研团队走进上浦镇东山村董家山古村落,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围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鲜活动能。

  以青年视角观察发展成就

  在驻村文旅运营团队引领下,调研团队来到董家山脚,平坦整洁的村道蜿蜒伸展,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颇具江南韵味。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变。

  村民董大爷指着不远处的乡村文旅新业态——“laoka咖啡”说:“以前这些房子空着积灰,现在改造成‘网红打卡点’,城里客来了一拨又一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董大爷言语间满是自豪。

  文旅新业态的布局,为董家山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这个古老的村落在保护性开发中逐渐苏醒。青砖黛瓦的巷子里,老画师正挥毫泼墨,笔墨间的古韵引得游客纷纷驻足,争相体验一番书画之趣;农家菜馆飘出的米酒香,混着柴火的味道,令人垂涎;就连闲置在院落墙角的石磨,也成了孩子们探究老物件“秘密”的展品;那些曾被淡忘的老手艺,如今在年轻手艺人的创新里有了新模样,成了游客带得走的“董家山记忆”。

  以青年身份投身乡村建设

  “这是哪里的大学生?”“是宁波大学的学生呀!”三天两夜的调研中,调研团队走访了台门建筑群、东山景区、东山古道等景点,他们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村口广场,调研团队架起摄像机拍摄董家山主题宣传片。乡村生活里那些质朴而鲜活的瞬间,在镜头下被一一定格,化作“老巷新颜”的生动剪影。非遗体验课堂上,调研团队邀请非遗制作人周师傅进行现场授课,指尖翻飞间,那些濒临失传的技艺重新焕发光彩。队员们还带着录音笔和笔记本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倾听老人讲述古村的历史变迁,对当地特有的传统民俗、民间故事等进行系统性挖掘。

  调研团队还与上东山文旅运营团队达成合作,尝试将东山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构思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尚感的文创产品。“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创产品走出山村,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沉睡的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焕发新活力。”“东山有回响”调研团队负责人说。

  以青年思维建良言献良策

  为持续激活董家山古村落发展动能,调研团队以青年人特有的实干锐气与创新活力为支点,聚焦当地文化资源丰富但品牌缺失、资源禀赋较好但整合不足、景区建设有一定基础但串联欠缺等痛点,与驻村运营团队展开深度研讨,为董家山农文旅融合发展出谋划策。

  座谈中,调研团队成员以新锐视角解构发展难题:从闲置台门建筑群多业态改造方案,到结合时令节气设计沉浸式农耕体验项目,再到通过融媒矩阵打造“风雅东山——谢安主题游”品牌IP传播构想,一系列兼具落地性与创意感的方案,让青年智慧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鲜活注脚。

  “这些充满朝气的思路,既扎根于董家山的资源本底,又打开了跨界融合的想象空间。”上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结对共建机制,让青年创新力与地方发展需求持续共振,共同绘制董家山古村落文旅繁荣发展长远蓝图。


上虞日报 新闻·教育 00004 青年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16 23632413 2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