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花期” 静候绽放
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夏华娟 口述 全媒体记者 万均 整理
![]() |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此话实在有理。
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花期”,或早或晚都会绽放。作为教师,如同园丁一般,理当静心守护“花期”,耐下心,用鼓励、唤醒、呵护等真诚引领孩子正道前行,进而催开百花妍丽绽放。
守护“花期” 静候绽放
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夏华娟 口述 全媒体记者 万均 整理
遭遇 一位淘气孩子
“啊——”
“砰——”
“嗖!”一只运动鞋从教室里飞了出来。
唉,这肯定又是小龙在发脾气了!
小龙,运动鞋的主人,是我刚接手六年级一个班级中的孩子,一个淘气的孩子!稍有不满意,他的脾气犹如点了火的火箭,“蹭”的就上来了
我赶紧查问缘由。原来,这是一张“餐巾纸”惹的祸:值日学生刚打扫完教室,地上竟然又出现了一张餐巾纸。一位女生说,这是小龙扔的!女生话音未落,小龙不做什么解释,不留任何余地,就发起脾气来了。
问明缘由后,我轻声问他:“餐巾纸不是你扔的,你为什么不解释呢?”
小龙一脸不屑地说:“解释有用吗?现在反正只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怀疑我,认为都是我干的。”他说完,眼圈微微一红。
“感到委屈吗?”我接着问。
他点点头,但接着说:“但我不在乎。”
“那你在乎什么呢?长长的五年同学情,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我和他们没有同学情,只有金钱交易,上次和小杰闹掰了,我花了2元零花钱给他买了点吃的,就没事了。”
“那你如果刚才失手把同学砸伤了,你也只需要用零花钱去赔一点就行了吗?”
“那样的话,我爸爸会去赔的。”
“那你把别人弄伤了,你不需要承担一点责任,不应受到一点惩罚吗?”
“我还未满18周岁,不会坐牢。”
我惊呆了!犯错后却无所谓的他,对法律一知半解的他……真让我有些无语。
在息事宁人地处理事件过程中,我陷入沉思:这孩子对是非缺乏辨别能力,对同学间关系十分漠然,对脾气缺乏控制,令人担虑 ! 一个人越缺少什么,恰恰说明他越渴望什么。于是,我打算去家访一探究竟。
家访 化解孩子心中结
暮春的雨丝裹着栀子花香,一路前行,我无心留意路边景致,直奔小龙家,响了那扇斑驳的单元门。
通过与小龙妈交谈,我了解到:小龙爸是开长途汽车的,虽然比较赚钱,但长时间不在家,平时很少和孩子沟通。小龙妈是家庭主妇,下面有一个弟弟,先天身体不好,妈妈的精力基本都花在了弟弟身上。
小龙妈告诉我:“小龙小时候很听话,也很体贴人的。但从弟弟出生后,就渐渐变得沉默了,现在在家里,连话都很少和我们讲了。”噢,这可能是造成小龙脾气经常失控的原因之一。
看着坐在一旁、低着头的小龙,我对他妈说:“小龙还是一个孩子,我们共同来关心他吧。在家里,他肯定更渴望你们的关心和鼓励,多分一点爱给他吧。”
小龙妈点点头,然后摸着小龙的头:“是我们不好,小龙,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对不起……”小龙一头扑进妈妈怀里,泪水倾泻而出。
最后,我与小龙妈加了微信,并约定:多联系沟通,共同呵护孩子成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龙妈没有令我失望。在她的朋友圈上,时光在相册里酿成蜜糖:春日山道上,小龙兄弟俩共撑的格子伞盛满阳光;秋日庭院里,四只手握着同一把小锄头翻动泥土;冬夜书窗下,两双眼睛在《小王子》的页码间交叠……小龙眼里的坚冰渐渐化作春溪,笑纹里漾着被妥善珍藏的星光。
原来每个看似冷漠的茧壳里,都裹着亟待破晓的月光。当我们学会把爱均分给两颗稚嫩的心灵,便能在时光的经纬里,织就两幅同样璀璨的星图。
写作 让孩子“看见”
在此后时光里,我经常性找小龙谈心,提醒他学会控制情绪,要求他理解父母不易,鼓励他改善同学关系。
其间,我感觉到:他对爸爸有很深误解,更理解不了爸爸的不易。为此,我在班级中特意布置了一个特殊作业:追踪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写一篇小作文。
不出所料,小龙锁定的目标是——龙爸。他的语言很朴实,但情感很真实:
天还没亮,爸爸就叫我起床,我强睁着酸胀的眼睛,和爸爸一起出车,没过多久,我又进入了梦乡,车还在往前开……等我醒来,车子已经到了几百公里以外的目的地,爸爸和几位叔叔把车上的货物卸下后,在附近随便找了个小饭馆吃了点中饭。然后大伙儿商量着,空车回去太不划算,又去联系了老板,一听有生意,爸爸脸上那个开心呀!……晚上回到家,已经快半夜了。我坐了一天的车,腰又酸又痛,原本以为会很快入眠,但我久久都睡不着:我这样的一天都很累了,那爸爸天天这样跑,不累吗?爸爸赚钱好辛苦!
我特地把小龙的文章当范文,读给全班学生听。当一阵阵掌声响起时,小龙又惊又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教育的“魔法”,不过是让孩子看见:每双长满老茧的手掌,都托举着星辰;每道刻满风霜的皱纹里,都藏着银河。当小龙重新打量父亲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终于读懂那些褶皱里沉淀的,不仅是岁月的风霜,更是一个男人为家庭撑起的整片星空。
系紧 安全带看风景
从那之后,小龙和同学间关系缓和了许多,与同学的话也多起来了。
正当我暗暗高兴时,小龙又因一件小事和同学争得面红耳赤,还扭打在一起……看来,现在的孩子对法律知识有欠缺,亟需提升对法规及他人的敬畏意识。
在多方支持下,小郑警官踏着清脆的皮鞋声走进教室。这位穿藏蓝制服的年轻警官亲切地说:“同学们,大家好,我姓郑,大家可以叫我郑叔叔,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比抓坏人更重要的事——在伤害发生前,怎样让理智的蝴蝶停在冲动的火山口。”
……
知识竞答环节,当“不满十六周岁,故意伤人,情节严重者……”的题目跃然屏幕时,我发现小龙看得特别认真……
小郑警官的话像春雨渗进龟裂的泥土:“法律是悬崖边的护栏,不是困住翅膀的牢笼。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勇敢是系紧安全带看风景,而不是赌上人生玩蹦极。”
我观察到:课堂中,小龙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时而豁然开朗……我知道,有些蜕变不必等到蝉鸣盛夏,当法律与良知的露水浸润心田,每个犯错的少年都能找到改正的方向。
慢慢地,小龙的脾气收敛了许多,分发本子多了他穿梭的身影,打扫卫生多了他积极的身影。
有一天,我打趣他:“小龙,最近好像很少发脾气了呢!”他笑着说:“老师,你不是说要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吗?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要做肚里能撑船的宰相。”
我欣慰地笑了:孩子,你也触动了我呀!在守望孩子的成长同时,我又何尝不是在成长呢?我不禁感叹:教育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幸福着学生,幸福着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