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坑蜕变“金山银山”
东关街道破局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本报讯 (记者 何静媛) 4月23日,位于东关街道担山村的里湖斗星越谷文旅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有序推进着滨水沙滩、水上乐园等核心设施建设。据悉,沙滩区域计划在今年6月开放。
“里湖斗星越谷文旅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围绕矿山湖、矿坑、湖边林地等,其中优先开发沙滩区域并完成周边配套。”担山村党总支书记周文苗站在湖边,畅想着盛夏季节、山谷清风,市民游客或踏浪逐沙、或露营赏景的热闹场景。
担山村位于东关街道西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相传盐贩钱大王为了镇住海潮,将两座山担至此处,担山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但钱大王留下的担山,是个出了名的穷村。为了改变“破长山、穷担山”“有囡勿嫁担山郎”的状况,担山村靠山开矿。“最盛时百余辆拖拉机穿梭于矿山和周边的村庄之间。”老村支书姚宝忠介绍。
钱包鼓了,也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近年来,担山人转变思路,实施矿山复绿、水环境整治等,做好山水田园文章,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肩挑起。
此前,街村两级还在担山村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四季鲜果”数字大棚、体育公园、观星台等一系列基础配套工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到了绍兴鸿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推进里湖斗区块文旅项目建设、开发和利用。去年11月,里湖斗星越谷文旅项目正式签约启动,重点建设野营营地公园、主题酒店、星空悬崖等一批集聚人气、汇聚商气、富有烟火气的休闲游乐设施,实现乡村特色文旅项目实质性破局。
担山村的转型是东关街道推进村级集体经济“123”发展计划的缩影。近年来,东关街道沿着“千万工程”指引的发展路径,全域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亮丽风景,通过闲置资源盘活、物业项目建设、强村公司引领等方式,实现全街道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村超100万元、村均超200万元,300万元以上村数量持续增加。
在浙东运河畔的东关街道马家桥村,上虞山阴故水道“老东关”文化街区项目已经启动。这个北依萧甬铁路、104国道穿村而过的集镇型村庄,正以一场“腾笼换鸟”,换来村级集体经济的提档升级。
马家桥村是我区经营性收入领先的村庄之一,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出租物业用房、改造木材市场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300万元以上。2024年,马家桥村启动上虞山阴故水道“老东关”文化街区项目,通过挖掘浙东运河文化底蕴,引入非遗工坊、亲子研学、文创市集等业态,为浙东运河(东关段)滨水公园提供配套服务的同时,也将为该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街区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有望突破400万元。”马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朱烨锋介绍。
“2025年,计划新增村级集体经济300万元以上村1个。”东关街道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尤其是面对部分村庄仍存在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街道以系统性改革破题,抓项目落地,强特色产业,确保村均经营性收入持续领跑全区。
目前,一个个项目已经排上日程,疏通集体经济“内循环”,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如三丰村拆除村内的废弃砖头厂房,打造智能物流仓储空间,项目正在办理供地手续;彭家堰等四村物业联建,抱团提升共富统筹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