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来了一群“合伙人”!
曹娥街道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解锁邻里幸福“拼图游戏”
全媒体记者 景彬
4月26日,在鸿雁社区门口,来自该社区的一家口腔诊所正在为周边百姓进行义诊服务。
“这家口腔门诊,不仅是鸿雁社区的商户,它还是我们‘社区合伙人’。” 鸿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坚盛表示,一直以来,社区通过党建联建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今年以来,基于拥有万悦城商圈、未来社区“雁归里”商圈内多家商铺的丰富资源,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健康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在具体做法方面,鸿雁社区首先联合社区餐厅、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健身工作室等单位签订合伙协议,形成“营养指导+运动干预+食材供应”服务链,以“需求、资源、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引进“智能体测+健康分析+个性化建议”于一体的自助服务终端,打造“24小时体重健康管理自助服务站”,帮助居民生成可视化健康报告。发动社区内5名具有营养师资质的党员成立“健康管家”志愿队,联合鸿雁社区餐厅推出多款减脂餐,打造“鸿雁轻食计划”爆款服务,为周边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全天候健康管家。
事实上,“社区合伙人”的创新模式,已成为曹娥街道全年基层治理与服务工作的新抓手,也为“三方协同共治”注入了更多资源与活力,拓展了治理边界。各方力量在党建引领下,通过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无论是 “一老一小”的关怀,还是社区环境的改善、文化活动的开展,两者共同发力,让基层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老师,这个风筝是这样做的吗?”“老师,我的风筝好看吗?”下午2点半,10余名小朋友正兴致盎然地在德济苑社区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制作风筝。“我们每期都会推出不同的主题课程,让小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扩大了孩子们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区青少年宫德济苑分社一老师表示。
朗朗的阅读声、悠扬的琴声……正是基层治理人情味的最佳注脚。德济苑社区联合团区委推出的“家门口青少年宫”,正是对构建“社区合伙人+空间主理人+公益课堂”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的探索。
“以前,这里是闲置的活动室,现在已升级为代际社交空间,融合亲子阅读角、手作工坊等功能,满足全龄段需求。”德济苑社区党委书记潜金花说,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服务体系,将资源精准下沉至社区一线,“社区合伙人”已成为解决治理难题的关键力量。
不仅如此,德济苑社区还通过建立“1+4+N”资源矩阵,将曹娥派出所、曹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八家共建单位吸纳到“社区合伙人”平台,着力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指数。
“从民生服务到公益支持,从平安护航到教育助力,各具特色的‘社区合伙人’发展模式,就像一幅多彩的拼图,各方力量在党建引领下紧密合作,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曹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社区合伙人”模式将继续深化,进一步拓展社区合伙人的范围和领域,街道也将积极推动社区合伙人在基层治理和服务中发挥更大效能,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