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新闻·乡镇

100多户村民圆了新居梦

章镇镇“空心村”整治出成效

  本报讯 (记者 宋彦佩) “‘空心村’整治,圆了我们多年的新居梦。”12月27日,在章镇镇笕桥村“空心村”整治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几幢具有浙派民居特色的农家楼房正在紧张施工中,村民王永炳看了看在建的楼房,兴奋地说:“现在新房建好后,车直接可开到家门口了。”

  说起以前的住房条件,与他一同批建的村民王岩不禁感慨:“原来父辈沿袭下来有三间木结构老楼房,两兄弟一分家,每人仅一间半,而且房屋建在小山坡上,落差有2米多,道路陡峭又狭窄,想建又没好地基。如今乘着‘空心村’整治东风,我们终于遂了心愿。”

  同样,村民孙月忠早年打工在百官已买商品房,但看到老房拆建可建新后,也迫不及待地回村建新楼房。“现在山坡削平了,道路通畅了,一排排新楼建成后,邻居家挨得更近,串门也更方便了。”孙月忠告诉记者,还是觉得老家建房好啊!毕竟有浓浓的乡情在这里,况且三期新建的24户住房大多是依亲带眷的,过年过节聚在一起会更热闹呢。

  笕桥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王利松介绍,这些地块原先不少是木结构老房,散建在一个个小山坡上,高低落差最大处有15米左右,房屋间错落无序,道路十分狭窄,不少已是危房,很多因屋主外出打工成了“空关房”,多年来,村内不少农户限于建房土地指标少,无法翻建新房。2014年6月,在章镇镇党委政府、区资规分局的指导帮助下,村里实施了“空心村”整治项目,村内一处处小山坡也被一一移除了。

  据悉,笕桥村“空心房”整治,结合宅基地退出整合利用项目,已成功申报2024年度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美丽宜居示范村第二批创建名单,是绍兴市唯一一个列入的行政村。该项目规划土地51.7亩,涉及拆旧户数190户,建新户数88户,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规划土地面积9.6亩,拆旧46户4400.24平方米,建新户数19户4884平方米;二期项目规划26.6亩,涉及拆旧户数120户,拆除建筑面积16200平方米,建新45户13670平方米;三期规划15.5亩,拆旧4750平方米,建新24户7100平方米,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放样、审批和建设,由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通过校地合作进行设计,打造具有浙派民居特色美丽宜居村落。目前,该村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三期项目24户村民建房审批已全部完成,其中有10多户村民已开工建设。

  而不远处的“空心村”整治一期二期项目地块,已建起一排排时尚的农家洋楼。而作为一期项目的批建农户,村民王友鑫如今住上了崭新的两间三楼,脸上洋溢着欢欣,他说:“以前一间半老楼房要住4口人,现在上下三层有270平方米,住房宽敞明亮,两个女儿已出嫁,我们老两口住住,很知足。”

  “一期22户农户已全部住进新楼房,二期47户农户也陆续搬进了新房,等三期项目建成后,我们村将满是农家新洋楼,村庄变得更靓丽了。”王利松充满希冀地说,这一整治项目解决了本村38户无房户和困难户的宅基地,不仅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也从根本上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

  而在章镇镇张村村,一长排按照小区式标准建造“江南里”样式的品质农房,白墙黑瓦挑梁,格外引人注目。“这排新居原先是一处废弃厂房,现在盘活利用后,满足了4户村民的建房需求。”张村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主任陈振华说,这些民居统一外立面风格和外观色调,切实提升了农村品位。

  据介绍,张村村的这处废弃厂房占地面积10亩,除新建的4幢楼房外,还可规划安排12户村民进行建房。“建成后,村容村貌得到又一次提升。”陈振华说。

  “这是拆后土地利用、废弃厂房盘活利用、连片规划实施项目的成功案例。”章镇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既能解决危旧房安全隐患、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农民建房,又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上虞日报 新闻·乡镇 00010 100多户村民圆了新居梦 2024-12-31 上虞日报2024-12-3100005;上虞日报2024-12-3100009;上虞日报2024-12-3100011 2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