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根成长 幸福可感可触
——丰惠镇群众文化服务精准“对味”群众文化需求
本报记者 成波
![]() |
![]() |
![]() |
情暖冬日,艺润民心。近日,2024年“娥江颂”群众文化月才艺大赛(虞中片区)分组赛在丰惠镇祝家庄村文化礼堂如期举行。各具特色的节目精彩上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让寒冷的冬季变得充实又温暖。
舞蹈、合唱、越剧、歌伴舞、莲花落、乐器演奏……来自梁湖、上浦、汤浦、长塘、永和、驿亭和东道主丰惠的32支草根队伍带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腔热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这些参赛作品紧贴百姓生活,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观演群众大饱眼福、交口称赞。其中,丰惠送上了非遗表演《马灯》、原创小品《梁祝花海情》、民间吹打《欢乐中国年》以及旗袍秀《又见江南雨》。
“闹猛!好看!我们村这种文艺活动是越来越多,我们也都喜欢看,一听说文化礼堂有活动,大家都赶过来了。”村民顾奶奶告诉记者,去年小年夜同样在文化礼堂举行的“梁祝之夜 ‘英’你而来”主题“村晚”,不仅节目精彩,还集聚了600多位村民一同现场观看,热闹的氛围让她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老年人最喜欢的当然是戏曲。本月月中,祝家庄村还迎来了一场“越剧下乡”活动,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真切动人的越剧演出让村民好好过了一把戏瘾。说起越剧,就不得不提越剧现代戏《祝家庄里的年轻人》,该剧讲述了“梁祝”故事发源地的一群青年,他们扎根热土、投身于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业发展的故事。
“祝家庄村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祝家庄里的年轻人》等文艺作品,进一步宣推了我们祝家庄,也让村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祝家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祝家庄村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无论是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提升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去年,祝家庄英台书院建成投用,秉承祝英台“求知向学、自由追梦”的精神理念,书院对村民、游客免费开放,为读者提供“艺术+旅游+文化”的独特体验。今年,祝家庄村又成为上虞区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凝聚文学力量发掘和宣传祝家庄民间文化,持续擦亮“中国英台之乡”品牌。同时,围绕“一老一小”群体,经常性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更有温度。
祝家庄村里文化味儿浓,这也是丰惠镇精准“对味”群众文化需求,持续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所取得的具体成效之一。
据介绍,丰惠镇将加大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作为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助力,不断丰富文化服务内涵,通过群众点单、问卷调查等各种途径收集了解群众文化生活喜好。每年积极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鼓励各村(社区)自办舞龙舞狮、文艺晚会、“非遗”等文体活动。仅丰惠古戏台上一年就累计开展戏曲、器乐等各类文艺演出六七十场次,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文化的力量,如静水流深,滋养着城镇的精神气质。丰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锚定新目标,奋进新征程,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为“青春之城”建设和千年古县城复兴积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