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教育周刊·课堂内外

  (上接第一版)

  校领导感言:研学实践,既是引领学生放松心情、放飞心灵的载体,也是激励学生增进家国情怀、感悟励志的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研学旅行始终,通过研学旅行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诚然若是!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开阔眼界、品味人生的成长之路。近日,小越街道中心小学孩子们分别前往大通农场和桃溪谷开展秋季研学活动。体验农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收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荣与幸福;参与拓展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奇幻的轨道影院美妙体验,更是感悟到科技的魅力……通过研学之旅,孩子们放飞心灵,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进而增进了爱家乡、爱劳动、爱科技等意识。

  研学实践,应是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校外教育课程,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载体。精心组织研学实践,可引领学生们亲近自然,真正感悟和收获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进而提升综合素养。不少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提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本位。近日,华维文澜中学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开展了沉浸式研学活动。七年级的学生们先后来到丰惠文史馆和胡愈之故居,徜徉在千年古街,仿佛穿越时空,体会到历史的厚重,触摸到古城文化的内涵;在丁宅桃溪谷,学生们走进研学教室,获得了亲手制作稻花束的机会,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八年级学生来到陈溪,走进王阳明游学馆,聆听王阳明的传奇故事,感悟其“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仿佛穿越回那个充满哲学思考的时代。而后,在见证了先辈英勇与智慧的新四军后勤基地,学生们深入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也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研学活动,也需不断创新载体,努力让学生们乐学并真正有收获。近日,崧厦街道中学组织学生走进浙江恒洋伞业,企业负责人带领师生参观了伞企的成品展示空间,就企业发展、产品类型、生产流程、合作对象等做了介绍。“伞的品种真的好丰富,既实用又美观,崧厦真不愧是中国伞城!”710班高云钐同学激动地说。接着,学生们亲眼见证了现代化生产线上的高效运转,仔细观察了各种制伞机械的操作过程,了解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在现代化缝伞器械前,一组学生动手实践,合作缝制一把庭院伞,另一组学生一起将其他配件组装完成。看着自己制作的成品伞,学生们脸上洋溢起开心的笑容。

  “我们此次携手校外企业开展研学实践,旨在引领学生拓宽视野,感受家乡伞业的发展活力,增强爱国爱乡情怀,激励学生自觉锻造核心价值观,进而正道前行。”学校相关领导如此说。

  “研学旅行,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真正让学生用眼观赏自然和世界,用脚丈量家乡土地,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好地助推‘青春之城’建设。”昨日,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课堂内外 00008 2024-12-07 上虞日报2024-12-0700016 2 2024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