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新闻·乡镇

“熟人”帮“熟人”
服务更“圈粉”

百官街道党建引领三方协同让小区治理有温度

  本报讯 (记者 陈黎超 通讯员 赵洁莹 徐伟波) 近日,百官街道求是家园小区内,“公共服务日进小区”活动吸引了居民纷纷前往,尤其是自行车维修服务点和理发服务点前更是排起了长龙,收获了一波好评。

  “天气热了,家门口免费理个发,蛮好的,理发师很专业的。”居民王大爷高兴地说。“没想到修车师傅连儿童扭扭车也会修,家里小孩子的车好几辆,我全都拿来了。”居民李大妈表示。

  当天,由上德社区、求是家园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共同组织的“公共服务日进小区”活动为居民送去了内科问诊、口腔咨询、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反诈知识宣传等与老百姓生活结合紧密的便民服务。其中一大亮点,便是提供便民服务的这些志愿者们大部分都是社区出面邀请的“老熟人”。修车服务点的叶柏仁师傅就是其中之一。叶柏仁家住上德社区二甲新苑,今年已是77岁高龄,平时乐于助人,他的修车技术小有名气,一些小故障到他手里马上迎刃而解。在筹备这场便民服务之初,上德社区党委立马就想到了他。

  “求是家园小区作为人才公寓,以青年居民居多,其中20岁至60岁居民占比达到50%以上,属于典型的青年小区。我们在推进小区治理过程中,尝试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实现有温度的小区治理。”上德社区党委书记叶洪其表示,具体而言,就是在社区党委指导下,组建由社区包联干部、小区党支部书记、业主委员会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业主代表楼道长等为成员的志愿服务队,通过老熟人、老面孔、老能人的力量,带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居民一起为小区居民提供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从而融洽邻里关系,推进小区治理现代化。

  求是家园小区业委会主任吴其龙有着丰富的村社工作经历,自2020年8月应社区党委之邀“出山”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一职后,他和其他4位业委会成员一起,吸纳热心小区事务的高层次人才参与“三方协同”,组建起了一支求是青年志愿队,建立线上“求是论坛”微信群,居民有诉求直接楼道群里反映,楼道长主动对接解决;举办“一期一会”专题沙龙,定期围绕小区治理、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疑难杂症,一起头脑风暴,丰富小区微治理方式;自发组建“求是篮球队”,通过每周一次的友谊赛,以“场上战斗力”激活小区治理“邻聚力”……种种暖心服务不仅打破了邻里之间缺乏交流场所的窘境,更构建了睦邻友好、开放包容的治理格局,让小区居民从“生人”到“熟人”,共同成为小区治理的“主人”。

  如今,在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求是家园小区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善:建起了专门的大件建筑垃圾房,消防通道乱停车现象彻底杜绝,在顶楼集中安装晾衣架方便居民晾晒,尤其是在我区内率先完成电瓶车充电桩集中建设,极大提高了高层小区的消防安全。


上虞日报 新闻·乡镇 00011 “熟人”帮“熟人”
服务更“圈粉”
2024-05-30 上虞日报2024-05-3000006;上虞日报2024-05-3000009;上虞日报2024-05-3000011;上虞日报2024-05-3000013 2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