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精神,舜水流传
二(1)班 夏安然
《上虞乡贤文化》中有一句话:“所谓‘乡贤’,指的是故乡的贤达,也就是故乡有德行、有才能的名人。”
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这一天,年味依然浓烈,然而很多人却沉浸在深深的缅怀中,上虞“当代乡贤”张杰爷爷于凌晨辞世了。据报道,在他生前,有一半50岁以下的上虞人或多或少接受过他的资助。“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敬爱的张杰爷爷,他有着普通的姓名,平凡的模样,他只不过将尽力做到极致,用平凡造就了伟大。
怀“张杰精神”,踏实肯干,笃定前行。张杰爷爷出生于上虞梁湖华光村,幼年时因家境贫困,小学未毕业就外出谋生。11岁那年独自一人去了上海当伙计。多年后又远赴香港,做过帮工、伙计。1978年,他在九龙一带的街上,租了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小店,以卖河蟹为生,平时还卖茶叶蛋、粽子、话梅等。在无数个寒冬酷暑、午夜和清晨,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时,他已悄悄起身,默默点燃灯火。
怀“张杰精神”,心怀虞城,将爱遍洒。张杰爷爷在香港的生活可能并不富裕,但他的爱心却照亮了家乡上虞的教育事业。数十年来,他始终坚信一句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教育搞好了,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他一辈子省吃俭用,用劳动的汗水浇灌奋斗的果实,用无悔的付出标记时间的刻度。从1979年起,他就陆续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起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赠送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的音体器材、教学仪器。此外,除了捐资助学,张杰爷爷还将爱心的阳光洒满了上虞城乡的角角落落,哪怕身在他乡也时常惦记。
去年春天,我和妈妈开车经过梁湖街道的张杰中学,远远望去,阳光笼罩着整个校园,学校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岁月沉淀了它的年轮,每一个故事都在其中留下了痕迹。随着下课铃响,很多学生跑出了教室,笑声飘荡在校园里。
我对妈妈说:“张杰爷爷曾经来到校园的时候,会走在哪里呢?是操场,图书馆,还是书声琅琅的教学楼?”妈妈看向远处,笑着说:“张杰爷爷走过很多的路,他更像是我们的家人,一直在默默注视着孩子们,期待一代代孩子们的成长。”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今年春天,一切也还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嫩芽渐渐长满枝头,讲述着生命的美丽。
“生命长度各有时限,生命宽度可广如大海。”张杰爷爷的高尚品行是虞山舜水乡贤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晶,“张杰精神”亦如家乡的曹娥江水一样川流不息,永远润泽家乡人民,荡漾着人间真情大爱。“鲜衣怒马少年郎,不负韶华行且知。”我们青少年正风华正茂,需要走好成长的每一步,以楷模为镜,不惧风雨艰险,不畏艰难困苦,从中汲取力量,用心学习,书写人生的华章!
指导教师:郑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