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白马湖

明月皎皎忆竺老

——竺岳兵先生三次到访上虞东山追记

  前言:因唐诗之路结缘,与竺老相识相知,前后十年有余。谦和睿智与勇毅执着,是竺老之君子风度,至今难以忘怀。癸卯清明,谨以文弁,寄托追思。

  清明时节,春雨霏霏,东山之上,云雾缭绕。我静静地站在始宁泉旁,凝视着整修一新的谢安墓,竺岳兵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

  那是2006年11月份,竺岳兵先生提出的浙东唐诗之路研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他盛情邀请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专家学者前往新昌共商发展大计。11月26日,会议结束,在竺老的提议下,以薛天玮会长为首的12位同仁,从新昌出发,专程前来上虞东山访问考察。那天,我因公务脱不开身,委托好友丁加达先生前往东山迎接,并陪同参观考察。那时,上东山的车道尚未修通,竺老与薛会长一行是从南麓沿原山道登上东山的。而山上的国庆寺尚未修复,谢安墓仅是一个土坟墓,墓前立着“晋太傅谢公之墓”石碑。丁加达先生陪同大家走过国庆寺(谢安故居)遗址,径直来到谢安墓前瞻仰。竺岳兵先生与薛天玮会长一行在墓前排成横队,默默站立致意。此时,在竺老的提议下,忽然间,大家一齐跪倒在谢安墓前,深深地鞠躬,这一举动让身旁的丁加达先生手足无措,慌忙陪同下跪。丁加达先生事后回忆十三位专家学者“东山一跪”,令他十分惊诧与感动!竺岳兵先生与薛天玮会长一行表示,我们不曾在父母坟前下跪,只因为谢安乃一代贤相,其名士风度与东山再起之精神是世代知识分子心中的楷模。丁加达先生有感于此,专门撰写了诗文《他们在谢安墓前下跪》,以表达对竺老与薛天玮会长一行的敬意。

  此后两年间,为了推动浙东唐诗之路的发展,我曾多次前往新昌拜访竺岳兵先生。竺老认为,唐诗之路是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历史文化古道,而浙东唐诗之路则是这条文化长廊上的黄金栈道,不仅要研究开发,更要呼吁政府部门加以保护。我向竺老提出,可否成立申遗联谊会来推动此事,他高兴地说:“你去办,我支持!”回到上虞后,我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得到支持。经过筹备,即于2008年5月18日,在上虞档案中心举行“浙东唐诗之路申遗联谊会”成立授牌仪式。竺岳兵先生应邀出席,并在会上作了《上虞——唐诗之路上的士文化中心地》的专题讲座,受到与会嘉宾的欢迎与好评。而后,我们以申遗联谊会的名义,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建议信,不久便收到回复,表示肯定与支持,并由时任绍兴市文广局局长李永鑫代表省市政府,专程到新昌竺老家中,传达了政府对浙东唐诗之路开发及其申遗保护的支持。这让竺老感到十分欣慰,并表示我们要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的指导下,抓紧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在以后的两年中,我们上虞成立了东山文化研究会,并得到企业家赞助,在东山下谢玄故居筹建了东山书院,开展了以东山谢安为重点的研究活动。2010年2月8日,春节刚过,竺岳兵先生又风尘仆仆带领工作团队,前来上虞东山参观考察。那天上午,我陪竺老上东山后,他对谢安故居遗址、谢安墓及始宁泉,以及东山调马路、东西眺亭与白云堂、明月堂等遗址逐一进行仔细考察,拍摄了不少照片。同时,他对东山谢安墓、国庆寺等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修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中午,我们在东山书院共进午餐。还邀请竺老在下午召开的谢安与东山文化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竺老深情地追溯东晋时浙东一带丰富多彩的士文化活动和谢安东山再起的历史功勋。他希望上虞要把东山这块宝地保护好,建设好,使之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景观地。根据竺老的提议,我们通过政协提案,向当时的市政府提出了尽快修复东山谢安故居景观,建设上虞东山景区的建议。建议引起了政府文旅部门的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东山景区一期工程建设,我与上虞书画家张关卣先生还应邀参与了谢安墓与太傅祠的修复工作。期间,我还专程去新昌,告诉竺老东山景区建设的进展情况,征求他的建议。及至2012年底,上虞初步完成了东山谢安墓与太傅祠的重修。接着,东山国庆寺及谢安东山古道也先后开始修复。竺老一直期盼的上虞东山景区建设正在分步实施中。本来,我们期望在疫情之后,请竺老再来东山参观考察,听取他对下一步浙东唐诗之路文旅开发的指导意见,谁知天不遂愿,竺老竟于2019年7月6日驾鹤西去,令他的无数知友与同仁哀痛不已!如今,可以告慰竺老的是,他以全部心血开拓的浙东唐诗之路,已经列入浙江省“八八战略”的重点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正在全面实施之中,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灿明珠!而竺老念兹在兹的浙东唐诗之路申遗心愿,已经融入中国唐诗之路申遗项目之中,相信成功有期。

  东山巍巍,明月皎皎。祈愿竺老在天之灵,看到今日之浙东唐诗之路与上虞东山,定会发出欣慰的微笑。


上虞日报 白马湖 00004 明月皎皎忆竺老 2023-04-07 9157359 2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