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
创新推进德育教育
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本报讯 (记者 万均 通讯员 陈艳)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3月24日,全区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表彰全区2022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部署今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准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加强青少年儿童德育教育尤显必要和重要。据悉,新春开学伊始,区教体局就下发《2023年度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度学校德育工作行事历》,就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法治和文明礼仪教育,美育、劳育和实践教育,生命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重点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各校秉持“办有品质的活教育,育高素质的时代新人”目标,正立足实情,扎根上虞大地,扎实推进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倾情呵护广大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会议指出,要牢记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始终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在“青春之城”建设开启之年,各校要及时制定《年度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提升理念、创新方法、健全制度、顶层设计,推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牢牢围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任务,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途径,将学校德育工作做活做深。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找准德育工作的路径和抓手。德育工作需要揉进情怀和理想,需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需要更新育人技能和理念,注重在构建新型教学关系过程中实施德育,注重在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实施德育,注重将德育融入学科课堂,贯穿于每一门学科实施中,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各校要结合教育教学、流程管理、文明创建、校园布置、环境建设等实情,努力创出自己的独到之处,形成特色,做成特色品牌。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立足德育工作队伍发展全局,以专业技能提升为核心,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培训项目,整合资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法治副校长等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吸收和聘请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五老人员等担任校内外德育辅导员,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继续借力班主任文化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强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和育人水平;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此外,要充分依靠社区、街道、区关工委、团区委、区妇联等组织,共同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教育环境。
会上,2022年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优秀组织奖,2022年区“魅力班主任”,2022年度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2022年区中小学精品社团等受到表彰。绍兴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余真与会,做关于“四特”学生识别与干预的通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