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新商都周刊

每一块都是感情的沉淀

——“崧厦豆坊”的传承创新路径

  “百年崧厦霉千张,乾隆美誉传天下”,说的就是崧厦的霉千张。然而,“起早落夜盘晏做,风雨落雪仍半饿”的豆腐行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许多豆腐人劳碌一生,临终留给子孙的仍是一个豆腐破作坊!

  俗话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做豆腐是辛苦的活。旋转的石磨不停地转动,洁白的豆浆从磨缝中汩汩流出,又顺着磨盘流到地上的铁桶里。

  近日,记者循着豆腐浓香,走进绍兴市崧厦传统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一屉屉成型的豆腐分装。在车间,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点兑、成型,每道工序的作坊间,数十名工人被淹没在豆腐冒出的热气中,宛若仙境却又是那么接地气。正是这样简朴的作坊间,这么温馨的劳动场景,制作出了美味的豆腐,拥有让人尝一口就无法忘怀的味道。

  一心守护味道

  这家浙江老字号——“崧厦豆坊”是钟文江经营的,他是上虞有名的“豆腐大王”,也是绍兴非遗“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的市级传承人。作为第五代传承人,钟文江13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豆腐,至今已和豆腐打了40多年交道。他的拿手好戏就是制作“臭得够劲、香得过瘾”的臭豆腐,以及霉千张、腐乳、素鸡等豆制品。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更做不了好豆腐。40多年来,钟文江一直坚守着上虞豆制品制作的传统手艺,唯一的变化是他不再采用手磨豆子的方式,改用了电动钢磨,采用蒸气冲浆,以此提高豆制品的加工产量,减轻劳动强度,其余的工序还是那么的古色古香。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极易把人带到小时候,让人忆起那段磨豆腐的时光。

  每一道工序,钟文江都精益求精。对他来说,一颗黄豆,不管做什么样的豆腐,都需要细心地把它做好。在传统豆腐制作工艺中,黄豆浸泡的时长、煮浆的火候、点膏速度的快慢,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豆腐口感和色泽,没有时间和标准的计量。

  在“崧厦豆坊”,工人们像一位位舞者,眼到、手到、心到,在一连贯的动作翻转中,一块块白嫩的豆腐新鲜出炉。这些豆腐一部分被做成了臭豆腐,剩余的经过压制后,被切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块,排放在发酵的笼屉里。在等待中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体会腐乳的诞生。

  “这是我们为腐乳新设计的陶罐包装,获市非遗食品包装设计大赛一等奖,同时入选省特色伴手礼。”钟文江颇为骄傲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套瓶瓶罐罐向记者展示,“陶瓷的密封性不是很好,用来装腐乳很合适,不易胀气,不影响口感和品质。”钟文江介绍,这些奖项是对品牌无形资产的一种强大助力,在产品硬气的基础上,一个品牌要做大做强,政府的认可很重要,相比咱老百姓自己卖力吆喝,这有说服力多了!

  近年来,省、市、区力推非遗的传承、活化,身处其中,钟文江感受到了这股巨大的能量。他说,政府举办的各类相关展评活动,只要符合条件,都会千方百计争取参加,因为“入围本身就是一种认可,对品牌就是无形的助力”。

  匠心延续情怀

  钟文江认为,发展老字号不是固守传统,更要融洽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他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模式,想把这种有温度、有情义的家乡味道带给更多的人,“之前是为了讨生活,现在我对豆腐萌生一种情怀,所以很用心地把豆腐制作和传承的历史文化做下去。”

  通过规模化生产,钟文江成为上虞豆制品工厂化生产的第一人,运用现代工艺和包装技术,保障了豆腐的安全卫生,延长了豆腐的保存周期,并打开了电商销售新渠道,舌尖上的上虞记忆延续传承,走向餐桌,走进千家万户。

  “家人们,宝宝们,喜欢传统美食的可以进来看一看……”2月19日中午时分,“崧厦豆坊”抖音直播间准时开播。“线上销售额已占了半壁江山,让全国消费者在各地都能品尝到正宗的上虞味道。”钟文江自豪地说,尤为难得的是,线上消费者年轻人居多,这对于非遗的传承太有意义了。而且,根据线上的消费反馈,老字号可以在口味、包装、品宣上做及时调整,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需求。

  这两年,在电商平台的助燃下,国潮受追捧,经典再流行,寻找传统的味道成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一大乐趣。时光流转,变的是规模和产量,不变的是传统豆制品的独特口感和原有风味。如今,钟文江的豆腐工坊每天消耗黄豆2-3吨,臭豆腐产量约20000盒,腐乳产量2000瓶左右,霉千张约800斤。同时,各个电商平台成交量日均超过2000单,销往江浙沪等全国各地,营业额过10万元。

  在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道路上,钟文江又有了新的打算。投资4000万元打造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旅游工厂”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中。“届时,除了传统的生产车间,还将开辟非遗展示馆、长廊参观通道,开发豆腐宴,通过校企合作、产品研发,致力打造非遗豆制品文化研学游基地,预计今年年底投用。”钟文江信心满满地说,让小小豆腐块,承载家乡的记忆,架起致富的桥梁,文化恒久远,美味永流传。

  记者手记

  诚如钟文江所言,“老字号好不好,人民满不满意是先决条件,市场接不接受是主要标尺。”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例如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

  唯有传承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崧厦豆坊”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发展老字号,须巩固好“老”的优势,破解好“老”的难题。对此,钟文江一心守护传统味道,匠心延续豆腐情怀,守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借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力”,加快创新发展,拓展更大市场,满足更多需求。


上虞日报 新商都周刊 00005 每一块都是感情的沉淀 2023-02-21 上虞日报2023-02-2100003 2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