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新商都·品味

打卡博物馆成旅游新风尚

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潮起来的“老古董”

  花式卖萌的文物表情包、轻松诙谐的考古模仿秀、妙趣横生的文创盲盒……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持续提升魅力、主动走近公众,以各种形式“出圈”。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了潮起来的“老古董”,打卡博物馆渐成旅游新风尚。

  探究近几年来博物馆的爆火历程,大荧幕必定是头号功臣。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越来越多的文博元素在荧幕上呈现,唤醒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

  随后,一件件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成为沟通当代与古代的重要媒介,将博物馆的火热程度推向一个高潮。如,河南博物院从2020年起,接连推出以考古和文物修复为主题的系列盲盒,为普通大众复刻并打造了“文物”挖掘、修复、还原“一条龙”式的考古体验。故宫博物院年文创收入超10亿元,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唐妞系列、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宪宗元宵行乐系列、苏州博物馆玩起了吴文化……博物馆里售卖的文创产品再也不是毫无亮点的“旅游纪念品”,而是把文化内涵和产品的实用功能结合起来,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更加注重艺术美感。

  随着文博综艺的热播,文创产品频登热搜,线上流量逐渐转化为线下参与,博物馆从旅途中的“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我现在每去一个城市,必定要去打卡一下当地的博物馆。”95后市民金小姐告诉记者,大学就读期间,她就热衷于看《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博综艺,从此她对博物馆的兴趣一发不可收。大学毕业后,她每年都会选择去外地旅游,每次都要去逛博物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21年去南京博物院参观。”金小姐回忆,当时自己是下午2点进场的,一直参观到博物馆闭馆。“当时闭馆消息都播报了几遍,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说,因为第一天没能参观完,第二天上午离开南京前,她和朋友又去了一趟。

  而为了吸引这届年轻人,国内各地博物馆也“各出奇招”,推出了特展、夜场、鉴宝、科普讲座、文创义卖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不仅不断提高着博物馆本身的综合吸引力,更促使博物馆从单一文化体验场馆一步步迈向城市文化综合体。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许多博物馆主动尝试将展览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打开了云端入口,让VR博物馆成为疫情期间新的观展模式。如故宫博物院推出“全景故宫”“V故宫”“故宫名画记”多种“云游”方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纷纷上线。同时,在线直播也成为“云游博物馆”的又一热门方式。讲解员们纷纷化身线上主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博物馆传统的高冷印象。


上虞日报 新商都·品味 00008 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潮起来的“老古董” 2023-02-21 上虞日报2023-02-2100012 2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