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楼丽君 通讯员 朱淑霞 文 记者 魏新宇 摄
覆卮山麓春意闹
一望如洗的天空,随意飘荡的云朵,和暖的阳光洒落在柔软的草地上,一片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美好的寂静。
早春的覆卮山景区,迎来了络绎不绝的研学游和踏春团队。在千年梯田的怀抱中,游客们任凭风在耳边呼啸,张开双臂拥抱初春的大自然。只听“咔嚓”一声,相片将这美好场景定格在一瞬间。
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更有一条石浪浩浩荡荡,顺坡而下,气势壮观,此处为第四纪冰川遗迹。12条规模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石浪,距今已有290万年至350万年,堪称“世界奇观,天下一绝”。手脚并用攀爬在石浪上,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运动休闲体验。
覆卮山,因东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挥笔写下“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地处上虞、嵊州、余姚三市(区)交界地带的岭南乡,主峰海拔861.3米,是我区最高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优雅恬静;春好踏青、夏宜避暑、秋来登高、冬可烧烤,是享受田园美景的世外桃源。
到底是哪种诗情画意吸引了谢灵运饮酒赋诗?在观景平台上,除了远眺风景的游客,更有专注写生的学生,切身体会覆卮山春色。蔚蓝的天空点缀着洁白无瑕的浮云,往下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峰棱角分明,好似一条等待被唤醒的巨龙盘卧其间。郁郁葱葱的林木为其覆盖上一件威风的铠甲,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山腰上的房屋分布错落有致,朴素的白墙黛瓦为眼前独特的景致添上一丝人间烟火气。
再往下看,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不规则的形状用在此处恰到好处。其间雾霭萦绕,随着微风吹向远方,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梯田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是智慧的劳动人民为了减少山坡上耕田的水土流失而设计的。望着眼前隐匿于云雾中的梯田,似乎有种穿越千年的心灵感应。现场写生的画作自然也是千姿百态,有写实的,但更多的是 “抽象画”,可谓创意满满。
走进百年古村——东澄村,清澈的水流击打着石头,爬山虎垂挂在雪白的墙头,用它们各异的方式诠释着春的到来,好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在村间的蜿蜒小道上,我们偶遇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王柏军。他告诉我们,东澄村由俗称“里四堡”的东澄、梁宅、平山和丁山4个村合并而成,近几年,东澄村依托万年石浪、千年梯田和百年古村“三大法宝”,致力打造未来乡村,持续擦亮“浪里看花、石上东澄”金名片。去年,全村接待游客量突破8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共富路。
东澄小吃坊、榨油体验坊、越秀织布坊、梯田米粮坊、古村老茶坊、果饮酿酒坊、石锅豆腐坊,以及乡创中心、非遗工作室和游客咨询中心等“七坊三中心”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除了能购买千年梯田产的菜籽油,秋天还能体验榨油的乐趣。”在榨油体验坊,王柏军说,每逢榨油时节,这里油香四溢,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落胃”“对七对八”“眼头活络”“苦头不秋”……在东澄村,还有一堵别致的“方言墙”,一块块木板不规则地固定在石墙上,黑底白字,颇为醒目。“石上方言”吸引不少游客的眼球,从中大家感受到地方语言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