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东山
打造江南美学生活酒店
潮来潮回,历史上,曹娥江流域诞生了考古意义上的小黄山文化、河姆渡文化、于越文化、越国胆剑文化以及虞舜、大禹、梁祝等史传文化。
东山大观酒店位于东晋名相谢安的隐居地东山,也是成语“东山再起”的发源地,毗邻世界青瓷源头古窑址,这里也是古代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此写下著名的《山居赋》,被后人誉为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上虞历史上的第二次名人大聚会“东山雅聚”也在这里。隋唐盛世,这里是唐诗之路重要节点,李白三度登临东山,为东山留下了30余首诗篇。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境内古窑址密布,60%以上的古窑址在上浦镇,禁山窑址、小仙坛窑址、窑寺前窑址等大大小小近百座古窑址星罗棋布于曹娥江两岸,其中著名的禁山窑址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从2016年开始,浙江春晖集团就在东山谋划文旅产业布局,第一阶段投资5亿元,以谢安“托迹山水得真趣,放怀天外极大观”和谢灵运《山居赋》为灵感,回归山水之间的本真,致力于打造江南美学生活酒店。
步入酒店,一围一合之间,一庭一堂之内,藏尽千秋万象。
灰瓦白墙的江南中式美学建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青松翠竹的景观设计融合在山水,150间山水套房藏匿于自然中,透着隐奢低调、内敛沉稳的气质,让人心安于室,身心俱畅。
木、石、玻璃的质感和整体的古色调在明亮与柔和美感间切换,镂空木纹、木质通廊、庭院格栅融着清雅委婉的木香,把住客们带回至千年前。古色古香与简约素雅的自然衔接,光影间明暗交替的空间颇具禅意,构筑出一个容纳惬意的理想居所。
在此,岁月都归于平寂。屋外静水流深、落英纷飞,鸟语呢喃自成画卷,行至其中,仿若穿行在诗画中。一步一景,一景一情,是格调,更是情调。
从一片荒地到酒店落成营业,一众设计师们感慨万千。“我们在项目基调上有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谢安代表着士大夫的文人气质,体现着山林和庙堂的协调。酒店前厅、后厅、廊、庭院都是参照中国礼仪制度进行表达,讲究精神上的次序和规制,讲究有放怀天下的胸怀。”主设计师郭轲蔚表示,设计团队抓取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的中国式美学,这一时期从建筑形式、室内装饰以及器物呈现,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独立原生发展到外来融合再到中国化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