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明“眸” “睛”彩未来
——全区各校开展近视防控宣教月活动一瞥
本报记者 万均 通讯员 朱颖熊
共同呵护
让孩子们拥有光明未来
又到金秋九月,适逢新学期开学,全区第5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如期开启。
呵护好孩子们的明眸亮睛,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为此,今年宣传教育月的主题为: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据区教体局普教科相关人员介绍,宣传教育月的重点有三个:一是按照《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要求,坚持不懈推广精准、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掌握科学用眼护眼健康知识。二是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按国家要求落实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规范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三是发挥家庭近视防控关键作用,进一步强化家校联动,及时沟通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强调近视危害性,宣传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和方法,提醒家长陪护视力异常的学生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和矫正,发挥家庭教育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为扎实推进近视防控宣教活动,各部门联动,统筹推进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全区组建起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讲师团,定期深入学校宣讲;各校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作用,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活动、线上家长会等活动;各校做好教学卫生自查,确保中小学普通教室灯光照度合规,确保升降课桌椅调节等,倾心保护好孩子们眼睛。
形式多样
精心组织护眼行动
一开学,各校纷纷利用校园电子屏、微信公众号、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宣传手段和载体,注重“近视防控”主题宣传,日渐营造和强化社会、家庭、学校联动效应。
据悉,9月以来,各校(园)近视防控举措不断:主动加强与属地卫生机构、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合作,推进近视防控宣传教育与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合力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做好2022年上半年近视普查数据分析等,逐班逐生做好学生近视普查数据分析和防控措施的长效落实工作,并向学生、家长、教师作出反馈;全面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方面的“五项管理”,积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要求,把“防近”四五六准则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近视综合防控的意识,提升爱眼护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近视防控宣教活动,既需贴近学生实际,也需注重创设活动载体。实小集团上德校区秉持“守护明眸 ‘睛’彩未来”主题,邀请眼科专家入校园,开展防近专题宣讲活动,增强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各班纷纷组织班会活动,学习护眼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方法;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发起倡议,营造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积极氛围;还组织一年级学生参加眼操比赛,极大提升学生们自觉爱眼护眼意识。
王充小学组织人员对全校20个班级的学生可升降课桌椅进行了调整,保证每个班级可以根据学生身高找到合适的课桌椅。学生报到后,再次根据个别学生身高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满意。同时,学校邀请了眼科医生来校,开展了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活动。学校还与近视防控共建单位——浙江爱目眼医院在学校免费投放哺光仪,学校定期定时安排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补光训练,帮助学生缓解视疲劳,保护视力。
丁宅乡中心幼儿园不断活跃幼儿们户外活动,保证幼儿在园每天2小时以上的“目”浴阳光户外活动。该园每月组织幼儿们赴实践园进行活动,一方面能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能使幼儿们的眼睛得到放松,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并爱上大自然。
作为绍兴市近视防控示范学校,丰惠镇小在抓实“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丰富“自选动作”:创设爱眼护眼学习环境,教室、功能室围墙采用高亮度、低彩度色调装饰,教室南侧统一安装浅色调窗帘,既保障采光,又防止光线过强;创建绿色生态工程,教室外长廊、教室内角落实行全方位绿化,开展班级绿化角的建设,鼓励学生下课后走出教室看看校园的绿色,缓解用眼疲劳;活跃阳光体育,增强体质护视力,各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好学生课间十分钟体育锻炼,缓解学生的视力疲劳等。系列护眼举措得到家长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