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梅农奔共富
“现在好了,我们只管把杨梅摘下山,价格和销售问题完全不用我们担心。”梅农们说。
作为迄今为止上虞区拥有首张杨梅酒生产许可证的徐金美,自二都杨梅成熟以来,大批量收购梅农的二都杨梅,大大缓解了二都杨梅售卖难问题。
“因为来不及销售,每年有将近60%的杨梅滞留在山里,深加工是必由之路。”徐金美说,其实早在十年前她就已经从农户收购杨梅来酿造杨梅酒了,而且经过这几年的试验发现,二都杨梅酿制出来的杨梅酒口感独特、香味浓郁,甜中带酸,品质远远高于其它品种酿制出来的杨梅酒。
2020年,徐金美创办上虞梅之乡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投资引进一条杨梅酒生产线,通过杨梅发酵,开发成蒸馏酒,并打起了“晶美”商标。这条生产线安在山脚,生产线“吃”进的是玻璃瓶和发酵好的杨梅,末端出来的是一瓶瓶杨梅酒。
记者在现场看到,徐金美的仓库里缸满甏满,空气中弥漫着杨梅酒的清香。“制酒的杨梅,每一粒都需精心挑选。每2斤杨梅,制成酒不到半斤。”说起杨梅酒的制作过程,徐金美如数家珍,选择颗粒大小均匀的用盐水浸泡,再连同定制的烧酒放入酒瓶子封存。光密封环节,就有两道工序,以确保最纯正的口感释放在每位喜欢它的顾客口中。“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四款口味各异的杨梅酒产品,其中数‘梅之醇’的口感最佳。”徐金美自豪地说。
相较于二都杨梅的产业发展,徐金美的酿酒事业才刚刚起步。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她从种植销售杨梅开始就一心想着,自己富了不算什么,要带着大伙儿一起富才算真本事。
酿造精品杨梅酒,让二都村的梅农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今年,在驿亭镇的牵线搭桥下,上虞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虞商联谊会、驿亭镇乡贤理事会等纷纷向晶梅杨梅专业合作社发来了杨梅酒订购单,进一步打开了杨梅酒的销路。
户户能增收,人人有出路。“全村村民靠着杨梅销售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二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宋斌钧说,徐金美为梅农架起一座“致富桥”。接下去,二都村将继续深化杨梅酒产业,打造展销一体化平台,以村集体为主,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与杨梅深加工企业进行对接合作,开发更多二都杨梅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杨梅产业链,探索富民增收新路径。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一直在探索将二都杨梅劣势变成优势的好办法。如今,杨梅酒里酿出了‘幸福甜’,相信不久的将来,‘共富酒’一定会越酿越醇。”驿亭镇党委书记马百根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