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曹娥江旅游驿站、石笋山旅游驿站和覆卮山旅游驿站同为景区驿站,在立足旅游景区的同时,凭借各自的特色,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将文化植入其中,实现了文旅融合。
在旅游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游客需求多元化使得全域旅游模式得到了大力提倡,旅游驿站在旅游业发展以及游客旅游服务体验过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回顾中国历史长河,古代驿站和邮传在数千年前就已出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常设传递公文和接待公务人员的交通组织,称为驿站或邮传。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了遍及全国各地的邮传系统。从驿站发展起源可以看出,在古代,驿站扮演信息传递中转站角色,而延伸到现代旅游业上,驿站成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休憩中转站。
近年来,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双创”工作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构建“服务、教育、公益”三位一体特色旅游服务驿站平台,为广大游客提供舒适愉快的特色旅游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并投用旅游驿站10余个,计划新增至少5个同等水平的旅游驿站,实现旅游驿站全覆盖。
在旅游驿站的建设和推进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以游客服务为中心。在提供吃、住、行及游购等基本服务外,旅游驿站要推出“个性化服务”,即根据游客设定来实现,以满足游客需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秉持服务界中“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主动开展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以游客服务为中心。
在“服务”的基础上注入“教育、公益”等新鲜血液,对游客无疑是很好的吸引。为此,要以导览、宣传与教育为主线,通过旅游驿站,建立一个展示所在旅游地特色文化的教育性质展厅,让游客得到“游中学”的别样旅游体验,同时又对旅游景点起到宣传作用;要以公益服务为灵魂,在旅游驿站中注入公益服务的“血液”,对游客来说可以感受到亲切贴心温馨免费服务,而对服务者来说,可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在服务他人的社会实践中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