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商都·休闲

春日踏歌覆卮行

  春日踏歌

  覆卮行

  本报记者 楼丽君 通讯员 徐济章 岑小曼 文 记者 魏新宇 摄

  一段旅程,一段记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片如痴如醉的美景。

  暮春时节,初夏的影子开始一点点映在大自然中。“山道十八弯,送我上云端,山村知客来,捧出樱桃酒,美丽的油菜花儿,你是否记得,我醉了的样子……”我们一人一骑单车,唱着自编的山歌,在通往覆卮山的山道上,快乐跋涉。古村,梯田,石浪,山峰,它们都在那儿等我们,那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

  耸立的高山,挺拔的古樟,广阔的观景台,不必说雄壮的覆卮山,单是周围的东澄村一带,就足以令人流连忘返。这里的水是极好的,像游龙般在古香十足的村子里蜿蜒,水清得能看见溪里的小石子。远观村里的建筑,没有一样不让人为之动容。充满艺术气息的木窗,白墙黑瓦的四合院,梵音缭绕的古寺,因这声声梵音,使得东澄村更加古韵悠悠。

  东澄村很小,小到在地图上很难找。一条山路,十里青山,曲折盘伸至高山之腰,绿树修竹中,东澄村悄然伫立。进村去看,只见屋顶黑瓦如鳞,屋脊起伏有致,条石砌墙,青石作路,小桥横架,酒旗斜挑,古朴清幽,令人陶醉。

  在村里的民宿小住,日看四周重峦叠嶂,云起山间;夜听屋外蛙唱虫鸣,山风吹竹,或推开木窗,望窗外山影重重,寒星点点,月提青灯。晨起,又见山鸟啄破薄雾,枝头跃腾,这一份朦胧之美,宁静之美,生态之美,让人如痴如醉。每来这里,我们总幻想自己化身成一草一木,与这七八十户人家构筑成的美丽山村相守在一起。

  虽喜东澄,但也爱覆卮山。高耸的山,包围着古朴的村子,好似远古的守护神。如棉如絮的白云,像仙女织就的一段细绸,在湛蓝的天幕上游荡。从山上俯瞰覆卮,一块块梯田绵延如带,屹立千年,像位沧桑老人,把久远的历史向我们娓娓道来。田中袅袅青烟升入天际,在黄昏的余晖中,吹来家家户户的烟火气。

  梯田上的油菜花一年一开,我们每年与它们鹊桥相会。2300余亩梯田,在东澄村前的山谷中,错落有致,层叠铺展,连绵逶迤,横成岭,纵成波,碧连天,漫山野。每年3月,山谷举起“黄手帕”,把油菜花开的消息传遍人间。

  大自然鬼斧神工,在覆卮山劈削出一方300万年的时光印章。从梯田往高处走,穿过茶园竹林,一道石浪赫然而立,成千上万块黑褐岩石,长的圆的,方的尖的,如船如屋,似牛似虎,排出长1000余米,宽5O米的石阵,穿破树林,自高处向下俯冲,天崩地裂石破天惊挤压层叠的气势,使人震撼。

  每当站在石浪前,就有灵魂受洗的彻悟感。人生不过百年,这些岩石已历经数万个百年,与它们相比,漫漫人生恰如昙花一现。因此,日出月落,冬去春来,风舞雪飘,草长莺飞,包括生活的每一天,无不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热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每次来覆卮山,山顶是一定要去的。覆卮山南连余姚,西接嵊州,主峰海拔861.3米,为上虞最高山峰。山顶树木疏朗,视野辽阔,举目眺望,江河村落,千山万岭,尽收眼底。山顶多有突兀巨石,巉岩峭壁,攀上最高的峰岩,日月星辰,仿佛伸手可摘。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这里羽扇纶巾,饮酒赋诗,倒置酒杯,为这座浙东高山定名的文化传说也在耳畔悠然响起。

  “覆卮山哟,等到油菜花儿开,我们一定再来看看你……”一路山水一路歌,乘兴而来,携风而归。下山路上,我们再次唱起山歌,嘹亮的歌声悠悠回荡在覆卮山缥缈的云雾里。


上虞日报 新商都·休闲 00007 春日踏歌覆卮行 2022-04-25 上虞日报2022-04-2500007;上虞日报2022-04-2500005;上虞日报2022-04-2500017 2 2022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