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尘
爆米花飘香
浅秋时光,枫叶渐红。约三五好友相聚在南部山区的民宿小院。刚一坐定,顽友阿强闪身从随身挎包中炫耀似地掏出一个五彩纸包来,眯起双眼,神秘兮兮地说:
“你们猜这彩纸包里边的是什么好吃的?”
阿强把那包印满动漫图案的五彩纸包,顺手往餐桌上一溜,送到众人面前,并高声说:“大家来闻闻纸包里透出来的丝丝气味,准能想出来装在里面的是什么?”
纸包在三、四个人的手上转来转去,除了闻到一股纸包里透出来时断时续的,甜丝丝的奶油香味以外,嗅不出曾经熟悉的味道来。阿强急了,无奈地撕开那个精美的纸包,快速把包里的美食倒出来,急吼吼地说:“你们看,这东西你们难道不认识,难道没吃过,难道都忘了?”
倒在桌子上的是一堆貌似爆米花的食物,泛着淡淡的黄色和油润的光泽,散发出一阵超浓的奶油香味,这味道瞬间弥漫、充溢了整个房间,沁人心扉。阿强乘势介绍:“这是现代版的爆米花,而且,有的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称,叫‘哈力克’。”
眼前这种‘爆米花’,已不是留在记忆深处,陪伴我们度过快乐童年的自然、清香、醇朴的爆米花。难怪大家一时之间想不起这是一种什么食物的味道。在越地,爆米花是伴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消闲零食。高级的食物,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而无缘享用;但是经济实惠、朴实香纯的爆米花,却是平民百姓家年年相伴左右,不离不弃的绝配。
许多充满烟火气的乡土原生态的景象,与眼前所处的这个正在加速运转的现实生活场景相比较,刻烙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经典的生活图景纷至沓来,越发显得丰满生动、活泛厚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正是十来岁的年纪,爆米花正是那个年龄最容易得到的解馋零食。
每到岁末年底,正是寒冬闲月。成群的小孩在小弄堂里追来逐去,嘻嘻哈哈地追逃玩乐。当稍远的地方“嘣”的一声炸响传来,不用他们猜:“放胖蔀”的来啦!于是,四散跑回家去,从家里拿来一些可爆的大米、玉米、番薯片、年糕片。
爆米花的兜揽生意,用不着扯着嗓子满世界吆喝。师傅挑着风箱、火炉和浑身墨黑的爆米花罐子等一应工具,只需选定街角村边稍稍空旷的地方,架好风箱炉子,搁上爆米花罐子,往圆滚滚的罐子里面充入自己准备好的玉米或者年糕片,再用指头轻轻地弹一些糖精下去,盖上罐盖,压上紧固扣链,认真地把铸铁做成的7字形的上下扣一转一转地绞紧,然后才把铁罐横过来,放到“呼呼”喷着火苗的火炉铁架上。左手拉动风箱,右手慢慢地悠悠转动爆米花罐子,眼睛盯住装在铁罐尾部的一只约四五厘米直径的白色压力表上。没有多长时间,估计已经可以放爆了,师傅站起身来,把爆米铁罐离火以后竖立起来,将铁罐子的头部伸进一只备好的用麻袋改做的硕长的袋子,用一根加力杆套住紧固扣链,一用力,随着“嘣”的一声爆响,烟尘滚滚,馨香四溢,爆米花扑鼻的香味随风悠悠地飘荡得很远,很远。这一声爆响,远胜无数次的兜揽吆喝,把附近人家小孩都吸引了过来。等来的第一个客户如果乐意,刚刚爆出的爆米花可以交换给他,或许还会有一点儿优惠。一时间,尽管围着风箱炉子满满的都是烟火气,尽管每隔十多分钟就会放一个惊天动地的“嘣”声。那些小孩仍然兴致勃勃地围着“胖蔀机”,宁可双捂着耳朵,把竹篮、木桶、米袋子放在地上排队,却不肯离开半步。因为他们深深懂得这个“胖蔀头”才是他们最容易得到的,也是父母最“慷慨”的美味,一抓一大把,他们之间就可以乐上大半天。年末岁初,外婆家、阿姨家、姑姑家,来来往往,孩童过年的日子里,爆米花唱的也是主角。
爆米花这种食物在南宋时期,就有市面上流行的史迹可寻了。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他的《吴郡志·风俗》中曾经描写了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当时把爆米花叫做“孛娄”。他在《吴郡志·石林避暑录》中写道:“以糖春玺为节食,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岁之休咎。”“每人自爆,以卜一岁之休咎”说的是当时人们利用爆谷来占卜,预测一年的运气凶吉,流年顺畅,爆谷成败的情景。占喜事、问生涯、卜收成,借用爆米花的结果好坏来预测人生祸福,是当时民间的一大紧要事。
历史长河,深水静流。让爆米花这样鸡零狗碎、毫不显眼的街头闲食,在依附于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五彩缤纷。
清代诗人赵翼在南宋诗人范成大身后600多年,他的《爆孛娄诗》这样描写爆米花:
“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装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髩斜。”
爆米花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岁月的迁延,而远离人们的生活。相反“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看起来,比范成大时代似乎更神秘、火爆。
现代社会已经看不到“家家爆谷卜年华”的情景了,不过借助爆米花讨彩头助兴的习俗,仍有被延续下来的。
越地农村嫁女儿,以上虞习俗,须陪嫁红漆圆木新花棉被等器物,必定要在新嫁娘的陪嫁马桶、新被子里边放进米胖、红蛋、花生、红枣以及讨喜红包。婚礼这天,有事先物色好的童子小倌人来暖床、翻看这些讨彩物,收取红包,并当场在新马桶里拉上他的“童子尿”,寓意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祥兆;而后,当婴儿满月“剃头”时候,红蛋和雪白的米胖更加是不可缺少的讨彩名品。
洁白的爆米花,像极了冬天里的飞雪,洁白、轻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承载着美好的童年时光,永远难以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