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商都·休闲

老粮站焕发新活力

谢晋故里大景区八大项目齐头并进

  冬的寒意,挡不住项目建设的热潮。12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地处谢塘镇晋生村的老粮站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只见三路施工人员正在有序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乡村客厅良仓雏形初现。“自10月初动工以来,目前有30多名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抓进度,在保留历史纹理的基础上进行再生改造,确保项目如期竣工。”谢塘镇党委委员魏颖英告诉记者,力争到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粮站,占地15亩,共有1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这次将改造成乡村客厅良仓,内设谢晋文化艺术馆、剧本杀体验馆、数字乡村展览馆等场馆,以场景再造和艺术装置的形式,通过设置“上虞的儿子”“摄影机前”“银幕家园”“永远的大师”等4大主题板块,全面展示谢晋导演电影艺术成就和精神脉络。

  谢塘镇晋生村是我国著名导演谢晋的故乡。谢晋从上虞出发,在上海扎根,他的作品贯穿起来囊括了自鸦片战争至改革开放的漫长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命里,他继承了民族电影的优质传统,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深刻描绘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家国命运。他坚持人道主义立场,恪守传统伦理道德,创造了众多难忘的银幕形象,丰富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形式和视听语言。他那贴近人民生活、诉说百姓悲欢的作品,曾引起亿万观众的强烈共鸣,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他执导有20多部影片,在诸多国际影展中频频获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和民族风貌,是世界华语电影的绚丽瑰宝。

  老粮站改造项目是谢塘镇打造谢晋故里大景区的一个缩影。当前,谢塘镇晋生村拥有谢晋故居、谢晋影视文化长廊等景点,每年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然而,由于景点单一,难以形成大气候。2023年恰逢谢晋诞辰100周年,为了擦亮“谢晋故里”金名片,今年下半年,谢塘镇启动总投资2000万元的谢晋故里大景区项目建设,排出老粮站改造、水乡慢街、橘香驿站、醉美梨园、直播基地、鱼菜共生等八大项目,涉及晋生村、东联村等3个行政村。

  谢塘镇积极创设“谢晋故里、邀您入戏”主题品牌,推进美丽乡村未来社区、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和水乡风貌传统街区等“三区”建设,将八大项目串珠成链,不断提升乡村颜值,丰富谢晋电影元素,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与老粮站改造项目一路之隔的东联村水乡慢街项目现场,一座古桥已修复,路面正在铺设青石板。接下去,谢塘镇将通过景观再造、融入电影《芙蓉镇》等谢晋电影经典场景,打造一条可小憩、可漫步、可放空的水乡慢街。水乡慢街一侧是初步建成的橘香驿站长廊,不少橘农正在设摊销售“红美人”。谢塘镇拥有上百亩橘园、上千亩梨园,“红美人”“六月雪”等“虞生优+”系列优质农产品闻名省内外。

  “橘香驿站项目,专门布设采摘线路,作为连接盖谢河景观带的通道,既可体验采摘农趣,也可观光游览。”谢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文铸魂,凝神聚力,下一步,全镇上下将继续以“文化铸魂提质年”活动为契机,将“谢晋”这一独特的文化基因深植于乡村振兴大业,加快谢晋故里大景区建设,探索实现文化润镇、文化兴业、文化惠民。

  老粮站焕发

  谢晋故里大景区八大项目齐头并进

  本报记者 楼丽君 文/摄

  新活力


上虞日报 新商都·休闲 00007 老粮站焕发新活力 2021-12-06 4729306 2 2021年12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