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生态美,撬动美丽经济全域旅游
“现在望过去,没有遮挡,一片开阔,心旷神怡。”站在白马湖边,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有感而发。据介绍,除了通过输水隧洞引入皂李湖水,白马湖此前也经历了断腕式的关键治水节点。如到2017年6月底,水上违建船屋全部拆除,恢复水域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到2018年底,随着最后一个养殖户的承包到期,白马湖和东、西泊上全面达成清养目标。至于皂李湖原先2300亩的养殖水面也早已见不到一处栅栏。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皂李湖整治过程中,鉴于近三十年的淤泥沉淀,合理处置湖底淤泥成了一个大问题。2016年9月,皂李湖整治项目开工时,极具环保性的清淤底泥脱水固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同时启用。通过搭建长3公里、直径为400毫米的输泥管线,让泥浆从皂李湖开挖区直达泥浆固化中心,一部分通过筛分系统筛分、排渣,其余部分通过管道泵送至压滤车间压滤后,形成一块块大小厚度不差毫厘的泥饼状固化土。据介绍,这些经过固化的土块既可压制成建筑材料,也可用于填埋场地,还可用于种植绿化。
在清淤整治后的湖岸边,记者则见到了一种特殊的护岸:一排排整齐的松木桩紧密排列,将湖水与土壤隔开来。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湖面更显生态,在植被较为丰富的岸边,工程设计采用松木桩护岸,在保护植被的同时更为生态亲水。而为进一步保护水资源和修复水生态,皂李湖和白马湖沿岸设置了30米范围生态红线。
从清淤泥、水上拆违、水面清养,到通过预处理引入曹娥江优质水源,再到结合生态、景观等措施,不断改善河湖水环境,提升区域品位,使虞东河湖流域全面达成水清、河净、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可以说,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亦包含着从工程治水到生态治水观念的刷新和落地。
环境的变化从水中延伸到岸上,串湖通河的“活水”亦加速激活了沿线镇村共享共建的全域旅游热潮。以皂李湖为例,随着2020年上虞“皂李湖杯”皮划艇定向越野赛的开赛和皂李湖休闲运动小镇的启幕,为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供了强大竞争力。而皂李湖休闲度假酒店集群项目则将围绕皂李湖运动小镇的总体定位,通过开发建设高端度假酒店、中高端民宿、湖边精品酒店、花园主题餐厅以及相关文化旅游设施等休闲度假项目,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