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一盘棋,虞东河湖一体联动
一直以来,虞东区域因为地势低洼,距离排水口又远,部分湖区周边常是逢雨必涝。其中以白马湖为代表的部分湖区由于地形狭长,水体流通不畅,加之水上违建船屋和淡水养殖的经营,水质亦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了周边区域的稳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改善。
以“五水共治”为契机,2015年底,我区启动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建隧洞、拓河道,将‘六湖’有机连通起来,加快区域内水体流动和周期更新,不仅能提高虞东片防洪排涝能力,也是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实施后,四十里河水系与虞北平原水系也将由此获得连通,从而达到连通六湖,盘活一片的治理效果。
具体而言,整体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湖岸工程40.14km,清淤279.66万立方米;新建皂李湖堤防1.37km;整治虞甬运河、皂李湖河、皂李湖支河、盖南河起始段等河道15.19km;新建皂李湖-白马湖隧洞2.38km、白马湖-西泊隧洞0.34km;新建节制闸6座;新建及拆建桥梁26座。
截至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总形象进度的99.9%。其中虞甬运河疏浚、皂李湖区域整治、皂李湖-白马湖连通隧洞及五湖疏浚等子工程已先后完工。白马湖-西泊连通隧洞、五湖护岸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早完工早受益。“从近三年的防汛防台情况看,下游地区未出现长时间的积涝情况。”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系统整治有机连通,整个水体加快流动,提高了湖泊的调蓄容量,从而大大减轻了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在整个工程中,皂李湖是整治的核心区域,于2019年6月全面完工。2016年以来,皂李湖全面开展湖泊清淤、水面清养、周边村庄搬迁集聚等行动,为顺利推进河湖综合整治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8公里环湖护岸,湖上一座全长180.34米的十七孔桥的建成,则让皂李湖更显灵动,同时配合着皂李湖堤防、湖心岛等配套基础设施,整个工程“有用又有景”。
据了解,白马湖、皂李湖、小越湖、孔家岙泊、东泊和西泊六湖,目前总体水域面积达467万平方米,是上虞面积最大的湖泊流域。待所有工程完成后,这也将成为贯通整个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的一条景观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