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威尼斯” 枕河入画来
道墟街道钱上村南江沿河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本报记者 楼丽君 文 魏新宇 摄
![]() |
深幽古巷,亭台楼阁,白墙黛瓦,小船穿梭,千百年的历史积淀,赋予这里浓浓文化气息。近日,记者走进道墟街道钱上村,村内河水清且涟漪,石砌护栏蜿蜒……无论是探寻它悠久的历史,触摸它灿烂的文化,还是游览它迷人的风光,都绕不开被当地村民称为“母亲河”的南江沿河。
南江沿河南起十字江口,东至庙前江,全长5805米,是钱上村的精气所凝、福祉所依,也是钱上村的发展所托、希望所在。然而,和许多河道一样,南江沿河也曾是一条人人掩鼻而过的“黑臭河”。如今,这条河蝶变成人见人爱的生态河,与“整治不停步”休戚相关。
翻开南江沿河整治清单,一个个项目赫然在目。2013整治工程,投资142万元,河道砌石561米,挡墙勾缝1165米,清淤820米,建河埠头60只;2016年投资201万元,河岸砌石1100米,护栏600米,种植绿化3000平方米;2017年投资17万元,做堆石100立方米,埋设砼高压有筋涵管90米;2021年总投资135万元……
通过水岸共治,彻底消除了南江沿河的污染源,南江沿河实现水清岸绿生态美,来此乘坐乌篷船的游客多起来了,村民的护水理念也发生了巨变。目前,经过定期检测,南江沿河水质达到功能标准,常年稳定在III类水标准。
南江沿河长效管理,与村级河长、钱上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李明亮带头护河密不可分。他每天习惯去河边走一走,遇到垃圾及时清理。在他的带领下,钱上村以河长制为抓手,实行监管并举、标本兼治。村里不仅配备了多名保洁员,负责南江沿河日常保洁、河面打捞工作,还建立了一支党员护河志愿队,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深入人心,同时还制定了河道防汛预案,设置防汛管理用房,并在河道沿岸设置警示牌、宣传牌。村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南江沿河,人人成了护河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以人水和谐为理念,南江沿河的河岸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砌石护岸,而是用绿色筑起一道生态屏障。岸线自然优美,结合坡岸特点,宜弯则弯,最大限度维持河道肌理,保留原始岸线、浅滩等水土生态风貌,确保河道安全、畅通。随着水陆植被日益优化,野鸭、白鹭、松鼠、野兔等在此休憩繁衍,南江沿河已然成为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活动天堂。
三个钓鱼台,由东向西排列;河道中段建有两个游船码头,乌篷船泊在岸边;河道起点建有亲水平台,站在此处远眺,河道全景一览无余;东岸建起思源亭,西岸造有怡德亭,两亭遥相呼应;环河林荫小道直通自然村落,成为“江南威尼斯”——钱上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