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景色美
——白马湖争创省级美丽河湖
“走,去白马湖。”近日,白马湖镇级湖长、驿亭镇党委书记叶涛叫上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徐杭惠,驱车直奔春晖村。
白马湖总面积约0.773平方公里,最深处约8米,自西北向东南呈长条形,流经白马湖、西陡门和春晖等3个行政村,有着滞洪、调蓄、净化、水生态修复等功能。叶涛和徐杭惠来到春晖村白马湖应急码头时,春晖村党总支书记王建龙早已准备好救生衣、无人机和冲锋舟。
这艘冲锋舟是去年11月,花3万多元购置的。伴随着隆隆的马达声,冲锋舟破浪前行,天空中飞着一架无人机,对湖面和湖岸保洁情况进行精准扫描。“白马湖面积大,利用冲锋舟和无人机,可大幅度提高巡湖效率,减少死角。”叶涛告诉记者。
近年来,为了实现白马湖水清岸绿景色美,驿亭镇村干部铆足干劲。一方面落实第三方保洁制度,保洁公司每天组织力量,清理湖泊水域面积垃圾、漂浮物等,全年保洁费用250万元;另一方面全面分析能导致白马湖水质变化的情形,全面开展防治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引导沿湖周边农民科学施肥,鼓励施用有机肥,尽量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和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严格控制禽畜散养行为,白马湖水质不断优化。
“去年,水质常年保持在散Ⅲ类水标准,至少有200天以上水质保持在Ⅱ类水标准。”叶涛告诉记者,巡湖看水质,沿湖捡垃圾。当天巡湖,他发现不少樟树叶浮在湖面上,进行了及时打捞。“今年,白马湖要争创省级美丽河湖,我们加大保洁力度,目前正在探索保洁标准,如一定面积水域内,树叶超过30片,就要扣除第三方保洁公司的分数。”叶涛说。
冲锋舟行至白马湖西陡门村段,叶涛发现离岸边不远处,有一根竹竿很是醒目。“是一个地笼。”叶涛一个电话打给保洁公司,要求及时拔除。不一会儿,保洁公司的保洁船出现在现场,保洁人员立即将地笼清除掉。很快,冲锋舟来到白马湖畔春晖中学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人曾在春晖执教,弘一法师、蔡元培、黄宾虹、张大千等人曾在春晖讲学、休憩。如今的春晖,已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一个村庄的名称,更代表一种丰厚的历史积淀,代表一种崇高的文化标杆。
40多分钟后,冲锋舟又回到了应急码头。“每次巡河,我考虑最多的是打好春晖文化牌和白马湖文化牌。”叶涛对记者说,当前,我们将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基因,利用名校、名湖、名人等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红色驿亭绿色崛起,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