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白马湖

海纳

疫情期间“露一手”

  春节前夕,在上海帮助照看小外孙的妻子与女儿女婿一起回绍兴上虞老家过年。可谁也没有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除了女婿因为工作需要稍稍提前几天回沪外,妻子与女儿、小外孙竟滞留在了老家。

  这个特殊的春节,因为全家团聚,加之一周岁半小外孙的格外乖巧与分外调皮,倒也给疫情笼罩下的家庭生活陡增了不少喜庆而欢乐的气氛。然而,前些天我们突然发现小外孙的头发已然盖住了耳朵。女儿掐指一算,儿子至今已经近两个月没有理过发了,怪不得他玩耍时常常冒汗,睡觉还不时搔头挠耳。

  虽说而今随着疫情的逐步放缓,街上理发店已经陆续开张,但对需要理发的小孩子来说这多少让人有点担忧。就在此时,妻子突然提议说:“外公不是会理发吗?就让外公给理吧!”要不是妻子的提醒,我也早就将自己会理发的事给忘了。“我们还专门为儿子配买了一套儿童理发工具呢,那等会就麻烦外公露一手呵!”为小外孙理发,作为外公的我虽有点忐忑不安,但也是信心满满。

  言“忐忑不安”,是因为自己已经四十多年未给人理过发了;言“信心满满”,是因为当年读大学时毕竟有过替同学理发超过两千多人次的经历。“为熟练起见,你先给我剪一下发试试身手,再说我的头发也长了。”妻子的提议,也得到了女儿和刚从上海回来的女婿的认同。于是乎,我就率先为妻子剪发。虽说剪发的手势起初不免有点笨拙和生疏,但几分钟后,便始从容和熟稔了起来,尤其当剪完以后的发型一俟亮相定格,便是顺利通过了女儿和女婿“不是考试的考试”。这不,就连在一旁观摩的小外孙也情不自禁地用小手鼓起掌来。

  然而,轮到为小外孙理发时,我不禁还是多了一份拘谨,这不啻因为我从未为稚童理过发,也还是因为我面对的是我自己的小外孙。始料未及的是,当女儿女婿将儿童理发工具打开时,总算令我绷紧的神经得以松弛下来。原来,从儿童理发舒适性考虑,电动理发工具还专门配备了相应的安全护套,以确保理发时任何角度都不会让儿童稚嫩的皮肤受到损伤。说来也巧,当我拿起电动理发工具拨动开关为小外孙理发时,才发现自己尽可以按发型要求大胆游走,却丝毫不会伤及小外孙任何部位的皮肤。

  也不知怎的,与在上海理发店理发时不同,小外孙不哭不闹,甚是配合。女儿说:“儿子今天表现这么好,是因为今天理发的是亲亲外公,况且他刚才还看到了外公为外婆剪发的手艺,他信着哩!”女儿的溢美之词虽是出于勉励,但也是一番大实话。这不,当为小外孙理完发时,就连两位在场的亲家也异口同声地说:“外公理得真好!”而对理发颇有点研究的女婿则更是有感而发、赞赏有加:“我听上海理发师傅讲起过,从审美的角度说,理发的最高境界就是理发师为你理去了许多头发,可以保证你二十天左右养发,但乍看恍若跟没有理过一样,因为人的发型在理过头发以后的半个月左右时显得最完美最耐看。今天爸爸的理发,显然是做到了!下次到上海来,我们还是欢迎我爸给我儿子理发!”哇,女婿的这番评价和夸奖,虽出乎我的意料,但或许也是对我四十多年前两个班级的男女同学踊跃邀我为他们理发的一种生动注脚。

  疫情尚未结束,妻子他们也将回上海去,毕竟生活还将继续。但每每想及理发这件小事,总是让我感慨万千:一个人有时学习积累一点生活的小技艺真的很有必要,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给适应以至战胜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一些状况助些力、加点油,同时也是为了凝聚一份不可或缺的亲情与友情。


上虞日报 白马湖 00004 疫情期间“露一手” 2020-03-24 11790411 2 2020年03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