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决打赢经济发展总体战

体验“加长版”寒假生活

  面对疫情,华维文澜小学发动教师和家长引导孩子——

体验“加长版”寒假生活

  本报讯 (记者 王淋玲)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孩子们宅在家里,学校如何引导?华维文澜小学的回答是:引导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自努力,做好自己。

  如何引导孩子们过“加长版”的寒假生活?文澜小学为学生提供了一张作息表供参考,安排了锻炼时光、网课学习、亲子互动时间、睡前阅读等,内容丰富。

  “我们必须介入学生延迟开学的假期,但不能满满地占据,让孩子没有了自己支配和家长支配的时间。”文澜小学校长陈伟炯介绍,文澜小学对学生假期安排更注重“度”的把握,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既要满足学生系统的知识复习和长链条新任务担当,又要让孩子享受假期的宽松。在学习内容上,则更多鼓励各班教师自主安排,创设量身定制的活教学内容,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在学校的公益网课安排上,有各学科的基础课程,更有富有趣味的拓展性课程,有新课预习,也有美文赏析,还有共同作业时间。除此以外,更多的“自由时间”里,各位教师各显神通,努力吸引学生提高注意力。如体育教师章斐、方宏超自编亲子运动操,带领大家动起来;语文教师徐相思绘制战“疫”漫画,引导学生“宅”家跟着一起画起来;语文教师刘雅萍推出10多集《樱桃老师的魔法微作文》之后,又开始“小实验微作文”教学,带学生一起动手做有趣的小实验后写写微作文,让学生们兴趣高涨……

  “作为教师,面对这次疫情和假期,我一直在思考,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在这个特殊假期中能更多一点温暖。”教师倪华东想到了他的个人公众号——“古樟下的炊烟”。他努力更新公众号内容,推出一些温暖的故事给孩子们看,还在班级中发起“听写民间故事,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利用宅家的时间,听长辈讲述当地民间故事,然后结合自己想象写成美文,在公众号上推出,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了一次“发表”的体验。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过: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追求价值感与归属感。孩子虽然心智在成长中,其实也不例外。除了告诉他们疾病可能带来的病痛之外,教育孩子如何认识涌现出的温暖榜样,如何理解他们做出的选择,更加重要。

  六(9)班学生家长梁秀莉对儿子陈睿这样说:“妈妈虽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去疫情一线作贡献,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依然可以为社区、为上虞贡献一点点力量。”梁秀莉身体力行,从抗“疫”开始以来,她几乎隔天就去卡点值班,并不时给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送去手套、酒精、消毒水等物资。

  外界发生的点滴,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如梁秀莉的亲身示范,让她的孩子陈睿懂得,“抗‘疫’人人有责,战‘疫’我也出力”,同时,也感染着陈睿所在班级里的孩子们。在她的倡议下,六(9)班的36位孩子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向上虞区红十字会捐款4865.54元。

  在教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和倾心关爱下,孩子们学习、锻炼两不误。六(5)班学生谭舒文在积极做好自我隔离的同时,向网络以及做医护工作的妈妈学习相关预防常识,并将所学教给长辈,还每天主动做好家中的消毒工作。同时,她还通过班级群将知识传递给其他同学,倡导每天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让大家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


上虞日报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坚决打赢经济发展总体战 00006 体验“加长版”寒假生活 2020-03-13 上虞日报2020-03-1300007;上虞日报2020-03-1300009 2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