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勤劳赢来“水果之神”

艾丽


在我的童年,葡萄是一种稀罕物,就象手中没有多少玩具一样,我们的零食中也是缺少水果的。物质的匮乏壮大了向往和回忆的力量。那时的我总是盼望着去外祖父家,因为那里后院有一个葡萄架,到了夏天,能吃到几粒花生米大的葡萄,其实那滋味“有橘心酸,裂人牙”,但我却仿佛服食了“仙露明珠”一般。我也第一次听说,那稀少的几株葡萄树是从盖北人那里引进的。

同处虞北平原,我所在的是滩涂边的小镇,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小时难得看到汽车,所以眼目所及,仅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从不见山只知浩淼的杭州湾畔的水。听大人说盖北是因处于夏盖山以北而命名也觉新奇,等到有一天真的到了夏盖山脚下时,那种震撼的感觉现在还有呢。辽阔的大海边、广袤的田野上,突兀地冒出一座高高的山,尽管有不少民间传说来依附,我还是觉得奇怪。后来的岁月里,这山为人所需,被开刨出一片又一片或筑堤或造屋,好象备受创伤的巨人,但山还是屹立着,显示着一种尊严和顽强。

不仅是与杭州湾上的险波恶浪有过长期的拼斗,也是受了浙东大禹治水精神的浸染,更是受这夏盖山的影响,多为移民后代的盖北人“民性有山岳气”,具有鲜明的勤劳奋进、厚重朴实的个性。这种个性与盖北的葡萄种植发展史紧密相连。

葡萄是世界上古老的果树树种,原产西非和北非。从埃及出土的古代壁画和雕刻中,知道5000年前那里就已经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3000多年前,希腊人也用葡萄来酿酒,作为日常饮料。在西方古老的传说中,葡萄果实是由乐善好施的神Osiris把它带到人间来的,葡萄酒“Vin”一词,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神”的另一种说法。我国种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汉书》说,自张骞出使西域,得其种还,中国始有。葡萄在汉书上作蒲桃,《本草纲目》解释说,蒲桃“可以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所以蒲桃、蒲陶等古称以及现在的名称葡萄都是由酺(指大饮酒)和醄(极醉的意思)两字转化而来。如今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葡萄的产量及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水果之神”。来自远方的葡萄,经过人们的精心培育,终于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葡萄成为“北果之最珍者”。

盖北的村庄发展史不过200余年而已,但葡萄在这里却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那么,葡萄这“水果之神”又是如何与江南一隅的盖北小镇结缘的呢?据庙前村老人回忆,约在20世纪初叶,就有村民栽种葡萄。因为盖北地处杭州湾,土质微盐碱、呈沙性,非常适宜于葡萄的种植。1945年,村民陈三元从上海万国博览会引入“甲州三尺”葡萄优良品种成功栽培,开始有了连片种植规模。70年代末期开始,盖北葡萄才明确栽培的鲜食生产目标,进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用来种植的土地很少,限于人均0.07亩的自留地。勤劳的盖北人不肯舍弃路边、水面、道地、猪羊舍、茅房旁的零星杂地,到处种上葡萄,土地的挖潜和利用达到极致。后来又引进巨峰、红富士、美人指等欧美和欧亚品种数十个,葡萄的种植销售进入鼎盛期,栽培方法也从传统的露地开始向设施栽培发展。盖北人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南方葡萄栽培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南方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1996年,盖北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到如今,以“野藤”为主打品牌的盖北葡萄,漫漫绿波已有1.2万亩,年产2.5万吨优质葡萄,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勤劳的盖北人还不肯松劲,葡萄“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在大棚下套种榨菜,套种率几近100%,既集约利用土地,又提高产出增加收入。

刘禹锡诗《葡萄歌》云,“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正是凭着一份顽强和执着,辛勤的盖北人付出的同时,赢得了充满希望的“水果之神”。范寅《越谚》中载有俗谚“麻鸟豆腐绍兴人”,意为“此三者不论异域殊方皆有”,反映的即是绍兴人不甘困死家园,为了谋求生存,敢于远走四方敢于接受新事物,这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也在历经迁徙的盖北人身上充分体现?

我知道,宛如一条玉带的瑞士拉沃梯田式葡萄园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人们还蜂拥前往地中海美丽的蔚蓝海岸,踏上“葡萄文化寻根之旅”。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一位出身盖北农家的同事的真实叙说:他上中学后的每个夏天,都要和他的哥哥一起,连续20多天,每夜骑车三四个小时,驮着100多斤的葡萄,顶着满天的星斗,渡过曹娥江,赶到绍兴辕门桥市场,挤进密匝的人群,扯着嗓子兜售那成筐的葡萄……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