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邵华阿姨,您一路走好

一二


6月24日傍晚,毛泽东儿媳、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因乳腺癌扩散,在北京301医院去世,终年69岁。

噩耗传来,我一阵目眩,无限悲恸涌上心头。邵华阿姨走了,走得如此突然,这般决绝,那么义无反顾,让尊敬她的人来不及叹息,便不得不啜泣着向她告别。

我与邵华阿姨熟识,是在2006年1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歌曲专辑《永远的怀念》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特邀嘉宾,我第一次见到了邵华阿姨。当邵华阿姨步入会堂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既是对她的尊敬,亦是对她的祝贺,因为歌曲专辑《永远的怀念》的词作者就是毛岸青、邵华。

2006年是建党85周年,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逝世30周年,作为毛泽东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及巾帼英雄张文秋和烈士陈振亚之女邵华,夫妇俩以特殊的方式向父亲毛泽东献上了一份大礼。

虽说只有10首歌曲,却承载着领袖子女和亿万人民对毛主席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诚如邵华阿姨在会上所说的那样:歌词创作“从酝酿到成稿,看起来是用了大半年时间,其实也是我们几十年来的学习积累和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最大愿望就是把每一首歌词写得大气、真切、感人,既能表达后辈们的缅怀之情,又能反映领袖的高尚风范。”

当会场上歌声响起之时,当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现场点评之时,透过歌词画面,穿过音乐旋律,我想到了南湖红船迎着迷茫烟雨艰难的起航,黄洋界上空滚滚天雷般的隆隆炮声,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悲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气象,嵌印在西北晓窗上的军号,大渡河寒光冷凝的铁索桥,雪山草地无名的忠骨,刑场上直冲云天的热血,千里跃进万马奔腾的铁蹄声,漫卷西风猎猎有声的旗帜,开国大典上震古荡今的礼炮,令地球抖三抖的轰鸣和怒吼……

自然,我也想到了邵华阿姨。这位“毛家家风”出色的承先启后者,是她践行了毛主席的家风,是她为着教育后代记住过去,发扬优良传统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她与丈夫毛岸青、儿子毛新宇一起曾重走长征路,走遍全国十几个省市,到了韶山,到了井冈山,到了瑞金,一直到了遵义,后来又到了延安,到了西柏坡……这一切的一切,包括歌曲专辑《永远的怀念》的出版,不都见证了邵华阿姨的至真至切的一泓情感、一份心血吗?“又是一年一度秋风劲,又是一个重阳落九重。我们深深地怀念您啊,用我们满腔的热爱,所有的亦诚;我们深深地怀念您啊,用我们浸满深爱的歌声”,毛岸青、邵华的《心愿》,又何以不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呢?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全体代表摄影留念。近距离看到邵华阿姨,她满脸笑容,亲切、和蔼地招呼我们排队。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便让我感到,邵华阿姨是这般的平易近人。

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我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著名青年作曲家、《永远的怀念》曲作者向东等,一道应邀出席了邵华阿姨的晚宴。因为邵华阿姨的随和、朴实,晚宴始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从邵华阿姨的脸上,从邵华阿姨的举动里,我们始终不曾感觉其居高临下的姿势。可不是?我们敬酒,她总是啜上一小口,后来我们才知邵华阿姨平时是不喝酒的。酒席上,她还不时招呼我们多吃点菜,并关切地问我吃不吃得惯北京的菜。在这无微不至的关爱里,我分明感到,我面对的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是啊,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儿媳,邵华阿姨却始终如一保持着她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保持着艰苦奋斗热爱人民的优良品格。她对父亲毛泽东、丈夫毛岸青的爱,密密地铺绣在了火热的事业中,平实的生活里。作为女性,无论为儿媳,为妻子,为母亲,她从来不想搞什么特殊,她以其脚踏实地的作风,以普通朴实的形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伟大的女性,平凡的妻子”,乃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评价。

酒正浓,谈兴亦浓。席上,我们一行几人分别向邵华阿姨介绍上虞的历史人文和经济发展时,尤其当她听闻上虞是虞舜故里、“中国英台之乡”、世界青瓷发源地之时,她竟连声称“好地方,好地方!”而当听说上虞与慈溪为毗邻市后,她说:“我去过慈溪,在那里我举办过一个摄影艺术展。”“有机会,欢迎您到我们上虞去摄影采风。”在座的几位市领导向她发出邀请,邵华阿姨欣然应诺:“只要有机会,一定去!”

邀请邵华阿姨,并非只是一种客套,一种奉迎,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一位真正的摄影艺术家的应有尊重。我知道,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她和姐姐刘松林一起用毛岸英从苏联带回来的照相机为父亲毛泽东拍照始,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拥有一架心爱的国产海鸥120照相机后,摄影便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认为,摄影以其独特的方式,抒发了摄影家的情感,她要把自己对祖国的挚爱,永恒地留在凝固的照片中。二十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她用镜头记录了北国的冰雪世界和南国的秀丽山水,清泉之韵、波浪之光、苍山之翠、石峰之奇、花草之秀、木楼之野、人性之美、 乡情之烈,都被定格在了镜头中,都被化作音符在山与水、土地与阳光、云与雾、鸟与树、风与雨、星光与萤火的对话中和倾诉中宣泄和张扬。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摄影艺术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精神和谐的深刻意境。然而,又有谁知,为了艺术,邵华阿姨竟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在张家界天子山创作时,为了选择最佳拍摄角度,她乘坐没有安全护栏的索道检修车,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拍摄,旁观者着实为她的安全捏一把汗。1998年,她在哈尔滨搞创作,为了追求震撼人心的效果,60岁的她乘坐直升机进行航拍,并从舱门口探出大半个身去,拍摄了五大连池及火山口全貌。听慈溪市委宣传部同志讲,为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恢弘场面,她坚持要到海上去。坐着气垫船出海,船老大一再告诫不要出舱,可她说,不出舱怎能拍照?只要站得稳,她从没有停止过摄影。因为她的爱恋,因为她的执著,她不仅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摄影艺术精品,更重要的是,她为中国摄影人留下了一种风范、一个楷模。

当得悉我为中国作协会员时,邵华阿姨表示赞许,并鼓励我勤练勤写。其实,在邵华阿姨面前,我只能算是一个小学生。因为我知道,邵华阿姨是老一辈中国作协会员,她的文学作品常为人们啧啧称颂,那篇曾列入中学生教科书的《我爱韶山红杜鹃》,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其专著《人民领袖毛泽东》等,还被相关权威机构认定为“具有较高文献研究和收藏价值”。因为文学上的同道,我斗胆为一本散文随笔专著向邵华阿姨求“序”,想不到,邵华阿姨欣然应诺。自须说明的是,求“序”并非为了附庸风雅,并非为了借名人来抬高自己。只是为了从“序”的点拨中悟理探道,尔后养精蓄锐,求得骐骥一跃。

……

回到上虞,我以本次活动为题材,在采访邵华阿姨、曲作者向东的基础上,撰写并发表了散文《永远的怀念》。后又将这篇散文的题目作为新散文随笔专著的书名。不久,我便收到了邵华阿姨托人寄来的“序”。展“序”而读,一种磅礴气势扑面而来,而结构严谨又不失明快,意蕴丰沛又不乏明达的特点,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序文中言:“人类的思想感情是浩瀚宇宙中最复杂的一种现象。在对这种现象的描述与表达方式中,文学作品在情景、情节、情感、情趣的细腻记述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谓‘方寸之间容天地,笔墨之中弄乾坤’。文学体现人格。毛泽东主席的文风,正是他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融合的人格的体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是他革命生涯凝炼与沉淀之后的呐喊,他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与崇高信仰,情景交融、高度概括,这是何等的壮烈、豪迈与高尚啊!……记述、挖掘、描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现实生活的生动与精彩,注重在文化建设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样需要对事业与理想的执著和坚韧……”读着,读着,我终于深刻领悟了文学其宗其旨、其情其理、其章其法的真谛;读着,读着,我更悟得,这“序”不也是写给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吗?从中,不也倾注着老一辈作家对文学新人的殷殷期盼吗?

前不久,我的专著《永远的怀念》正式出版,原本打算携书赴京,亲手把书送上,并面聆教诲,可万万没有想到,邵华阿姨已经走了,走得让人始料未及,走得让人悲恸欲绝。睹物思人,当我再次捧读邵华阿姨写给我的“序”文时,泪恍如决堤的水,夺出眼眶,漫过心坎,但视力并不模糊,那“希望继续为文化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的嘱托,更令我化悲痛为力量,奋力前行。

放心吧,邵华阿姨,您就是我的标杆,我一定会牢记您的谆谆教导,常惭怍而后奋勉。我虽不能像您那样,以感动之举去感动我们广阔的社会,去感动我们深远的历史,但我可以用深情的放歌,唱出赞美的旋律;可以用刚采摘的鲜花,奉献热烈的心跳;可以用清澈的泪水,浸润被困扰的灵魂。
由于对生命理解的差异,导致人活动的价值迥异,形成生命的三种形态:第一种,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结束了,社会生命也随之结束,社会责任、社会影响随着自然生命的消亡而终结。第二种,一个人的自然生命还未结束,他的社会生命就已经结束了。第三种,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结束了,但社会生命依然存活着。邵华阿姨就是这第三种人,她同时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 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稀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眈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邵华阿姨您留下的思想,您留下的功业,您留下的精神,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耀。

邵华阿姨,您一路走好!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