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雨中杨梅别样红

金 笛


六月,分明是杨梅当家的季节。当端午粽子的糯米香味刚刚尘埃落定,紫红的杨梅又穿梭在大街小巷,映着丝丝雨幕,点亮了烟雨江南,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择一个缠绵的雨天,约上几个至朋好友,走向二都摘杨梅。那是一条崎岖的小山路,坎坷不平,黄色的泥土透着无限的泥泞和野趣。路旁簇拥着的全是杨梅树,错落有致、苍翠欲滴,重重叠叠的绿荫嫩枝间,挂着一颗颗殷红滴血的果子。经过细雨的浸润,那叶更加碧绿,那果更加鲜红,红绿相间,色彩鲜艳,充溢无限的生机与灵气,直撞入你的眼帘。累累硕果攀弯了墨绿的枝条,微风吹过,簌簌作响,似乎唱着一首首丰收的赞歌,也如一阵阵呢喃的招呼,吸引着游客兴冲冲地簇拥在绿荫下。记得曾到驿亭镇搞过一次集体采访活动,命名杨梅树林妙手偶得:绿海红波,至今沿用,倒也名副其实,另有一番情趣。

采杨梅的乐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个女子早已顺手拿过一只竹篮,攀着枝条采摘起来,一边专挑大的往嘴里送,一边又如美食家般点评着颗粒的大小、味道的酸甜,娉婷的身影犹如一只只快活的蝴蝶在穿梭。而男人呢,则常常扮演着英雄的角色,赛如猕猴般往树枝的高处窜,摘下一串串连枝的杨梅向竹篮里投,惹翻树下的女人小孩。小孩子永远是最灵动的一族,跳着,闹着,雀跃着,蹦踏着,清脆的童音此起彼伏,与山上不知名的小鸟的啁啾声应和酬唱,引发山谷的声声共鸣。勤俭的老人,弯腰拾掇着被风雨吹打在地上的粒粒珍珠,吹一下粘附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归拢到一堆,神态虔诚得令人感动。这就够了,这是快乐图,这是农家乐,这是丰收的喜悦,这是杨梅的恩赐!最好是拿出随身带着的“数码”,把一幅幅的喜悦快乐摄取下来,在色彩鲜艳中品尝着无穷的乐趣,回味隽永而绵长。

白墙黛瓦的村落旁,满是一撮撮临时归堆的杨梅集市,青青的竹篮,翠翠的狼基根草,托出一座座小山似的杨梅。“买杨梅啦,买杨梅啦!”稚嫩的,苍老的,饱满的,干瘪的,清脆的,沙哑的……虽然吆喝声各不相同,但分明透露着丰收的声声喜悦,脸上洋溢着绽开的甜美。“自家种的,你先尝尝。”质朴,亲切,自然,在一片烟雾中,在一溜车辆间,时时处处折射出杨梅季节的喧闹和繁华。毫不客气地拈起一粒放入嘴中,一股甜酸的滋味充溢身心,随便如菊花般绽开一脸笑意。有经验者吃杨梅那得慢慢来,看似有百千圆珠趸拥而成的“二都”杨梅,竟还带着百千芒刺,只是待其成熟,芒刺渐渐软了,毋须提防,放入嘴中,每一根软化的刺便会平滑地在舌尖上触滚过去,齿颊移动间蜜样的甜汁便四处溅飞,触摸得舌尖舒坦无比,怪不得宋代诗人平可正有诗曰:“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可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其实,在我的眼中,那葡萄与荔枝,怎堪与即市当令的杨梅媲美。而女人们更是最爱杨梅,天性的喜酸喜甜使杨梅找到了知音,“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甜似酸。”酸酸甜甜,虽甜犹酸,酸酸甜甜之间,分明便是女人鲜活的滋味,宋代诗人方岳能找到如此感觉,又分明是女人的知音了。而一个不知名的词家能从品尝杨梅处品尝到生活的味道,“杨梅熟满山,梅雨连宵后。累累压枝头,彤彤已红透。品梅如思君,酸在甜之后。初啖甜滋滋,久尝酸溜溜。”又开辟了另一番境地,同样与杨梅般酸酸甜甜在心头。

其实被称为“越中果品第一案”的杨梅,是那种稀少的俗称为“白沙”的,也是专作为进献慈禧太后的贡品。物以稀为贵,此品极少。据朋友说,成片的白沙杨梅树遍觅无见,现存三百年树龄的只剩下一棵,而且自己虽在驿亭工作,也未尝过这个树上产的白沙,实在没有那种口福。现在农家虽然少量种植,但那只是作为浸渍杨梅酒的专物。说得那么神秘,倒使人怦然心动、神驰心往,且按下不表。洗掉黄泥,走进农家乐菜馆饭庄,且在农家土菜间重温杨梅的滋味。一只雪白的大盘,盛上晶莹剔透的鲜红杨梅,煞是耀眼夺目,成为一桌的主打。李白曾有诗句“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谓信手拈来、天然浑成。在此种心情下,再拈起一颗杨梅放入口中,一股甜味再次急剧溢起,充满身心,仿佛已与杨梅陶醉在一起,融为一体。性急的朋友早把半盘杨梅倒入酒碗,白白的烧酒,红红的杨梅,在水的折射下便是一幅最好的静物写生,伸下筷子倒有点儿不忍,但吃在嘴中又在酸甜中渗透一股酒的辣味,三味俱存,风味独特。“今年浸多少杨梅酒?”成为饭桌最大的话题。看着一旁罗列的杨梅筐,心中涌动着阵阵兴奋,连喝起酒来更添兴味盎然。而我总是固执地认为,盛杨梅的最好是竹篮,现代改用塑料筐却是破坏了杨梅的野趣和情调,也偷换了绿意生态环保的概念。还是那些老农本色吧,挑着两篮杨梅,累累地堆成山尖,垫底的狼基根草嫩绿的小枝芽随着微风颤动,苍老的带着无限磁性的吆喝遍布大街小巷……见此情此景,我总是忍不住想起那抬着一个初嫁娘的大花轿,喉咙口同样忍不住会冲出那耳详熟稔的歌谣:“掀起你的头盖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你的脸庞娇又美呀,好象那三月的红月亮。”那是老农亲自送女儿出嫁的精心打扮,也是杨梅贵为新娘的娇艳与羞怯,在“梅子黄时雨”的时节,且拉拢一片丝丝雨幕作灵动鲜活的背景,烘托出“二都杨梅醉”的江南风情。

是啊,杨梅总是与江南的绵绵细雨相伴相随。翻开网络细细查阅,看到杨梅的盛产地总在江浙闽一带,在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簇拥着杨梅这一大自然的精灵。而当这一精灵稍无声息地降临人间,那细细柔柔延绵不绝的雨丝也飘然而至,梅雨季节即刻便笼罩人间。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穿行在一座座挺立的青山,穿行在一片片葱郁的树林,穿行在一阵阵清新的空气,穿行在红绿相间的树荫,实在是一种至上的享受。城里的朋友,在一个细雾朦胧的雨天,却抽空去青山绿荫间摘杨梅吧,持一把雨伞,抑或披上农家蓑衣,挎上一只精巧的竹篮,采摘着颗颗晶莹剔透红得耀眼的杨梅,你必然会心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感觉,一舒长久居住在“钢筋水泥城堡”的压抑与郁闷,“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陆游的一曲杨梅诗,便是道尽了采摘杨梅品尝杨梅的无限喜悦吧。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