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浮生录》见真性情

严禄标


日前,退休在家的刘克蔚医师来电说校友金尚年寄来他的小说《浮生录》,其中一本是送给我的,叫我有空去拿。我立马放下手头的事,到刘医师处去拿书,拿来后又以少有的热情将它读完,内心不无亲切、钦佩和感动。

金尚年先生是春晖中学1949年初中毕业生,后来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金教授在春晖仅仅读过三年初中,但对母校、对老师、对校友有很深的感情。每次校庆,金教授积极联络上海校友,或在沪组织活动,或返校参加庆典。1981年校庆时,校庆筹备组邀请他为学生作讲座,他爽快地答应了,经过精心准备,以自己多年从事的物理专业为题材,结合国际上的研究新成果,驾轻就熟,深入浅出,作了一场精彩的深受学生欢迎的现代物理学专题报告;1996年春晖因“校友讲师团”建设需要,要求金教授在沪物色人选,金教授欣然受命,不辞辛劳,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强连庆教授、李孔政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戚雨村教授等,先后为春晖师生作讲座,其间金教授多次向校方报告邀请进展情况,安排接待程序,落实实施细节,缜密细致,一丝不苟,保证讲座顺利进行;平时,他经常向上海朋友推介母校春晖,曾带领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负责人和《文汇报》记者访问春晖,促成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 成员学校来春晖作“寻根”访问,扩大春晖中学在上海的影响;他还多次回访母校、拜望老师、看望同学……因为工作关系,我参与了接待和联络,几度与金教授接触,亲身感受到金教授平易近人,朴实诚恳,脚踏实地。金教授编著过不少物理学方面的专著,出版后不忘送给母校;这次新作出版,寄赠给当年的师长刘医师和晚学的我,是金教授对母校一往情深的又一明证。为母校作贡献有种种不同的方式,金教授做到尽其所能,涌泉相报,令人钦佩。

金尚年先生是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终身研究物理科学,长于逻辑思维,创作小说似乎不大可能,所以,刚听到“金教授写的小说”,感到有点奇怪。待看了《浮生录》的内容简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纪实体小说。它源自生活,是“一段曾经的真实历史,一幅过去年代的现实图景,叙述了一代知识分子痛苦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小说撷取了共和国初创、三反五反、镇反和反右、大跃进、四清和文化大革命……多个时段的生活层面,铺展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又辅以浪漫主义的笔法,展示了一代人理想的光芒,简直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它与那些虚构人物、杜撰情节、胡编乱造的小说不可同日而语。再说,物理学教授写小说也并非不可能,许多大作家也不是科班出身,鲁迅、郭沫若都是先学医,后从文,关键在于能够植根生活,关注民生,写出真性情,金教授做到了这些,所以他的《浮生录》不但是小说,而且是一部好小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叙述写作缘由时说的:2003年10月,突发脑溢血,一年后初步康复,生活刚刚可以自理时就下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再做三件“值得我去最后一搏努力争取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写这本书”。经过反复权衡,作者采用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纪实写法,用几个中篇集合而成的形式,“从2005年6月到9月,一口气写成了一份20多万字的初稿”,然后请人打字,复印了20册,送给了家人和几位平时交往最密切的朋友看。根据他们的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再自费印刷一次,扩大赠送范围,征询更多人的意见后再定稿。由成书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金教授是一位执著的追求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金教授是一位理智的实践者,为达到既定目标,善于选择合适的途径;金教授又是一位虚怀若谷、精益求精的人,大作甫成,广求意见,反复修改,务求完美。

鲁迅先生说:“从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浮生录》的主题及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也观照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炼狱》篇中,当主人公严尚清刚步入成年时,对尚经、尚情、尚金、尚清的人生之路作了反复思考,最后确定“尚清”才是自己所应有的人生目标——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深层思考和对人生、社会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在《最后一课》中,年届不惑的金老师应学生的请求,谈了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推心置腹,循循善诱,让人看到了一位道德情操高尚、政治立场鲜明的知识分子和值得信赖的忠厚长者。《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水性不好的“我”奋不顾身打捞上陈奶奶的小孙子;为瞎眼的孤老太张家阿婆倒马桶;冒着被扣上“为逃亡地主翻案”帽子的危险,忍饥挨饿,下乡调查终于弄清小扣子的真实身份;帮助生产队会计洗刷贪污冤案……凡此种种,无不闪现至善至美的人性之光。《漩涡边缘》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605案件” (1960年5月发生在 SG厂里的反动标语案件)被重新提了出来,“我”坚持原则,既机智又勇敢,粉碎了熊俊等人的阴谋,保护了同志,还自己以清白,生动地凸现了一个正直刚强而又机敏过人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形象,真实的思想,经过艺术加工,造就了这么好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拜读之余,我对金教授说,我不想独自享受,打算转赠给学校图书馆,但金教授说,“那本书上已经写了你的名字,盖了我的章,一定要送给你了,母校我会另外再寄去的。”——多么好的金教授!

经亨颐先生说:“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已。”学做怎样的人?金尚年教授的思想,学识,人品,行为,包括春晖情结,均可作为榜样。这似乎也是“春晖精神”的题中之义。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