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称山踏青

吴仲尧


早闻道墟境内有座称山,盛唐时期的文人墨客游览江南,都将这里作为进入曹娥江、向剡溪漫溯的第一站,以诗仙李白《送纪秀才游越》:“海水不归眼,观涛难称心。……仙人居射的,道士居山阴。……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为证。又据史料记载:称山,又名称心山,因“越王称炭铸剑于此”而得名。难怪世人将称山美誉为历史文化名山,其渊源流长的人文历史可见一斑。

恰逢清明小长假,便挑选了一个碧空万顷、阳光明媚的日子,呼朋引伴组织了一次赴称山踏青的全家游。

沿着唐人的足迹行走在曲径通幽的山道上,虽没有如古人所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葱茏其上,若云兴霞蔚”这般如梦如幻宛若仙境的山水风光,但也确实被铺天盖地肆意疯长着的密密麻麻的小草,随处可见的千姿百态色彩艳丽的野花,以及山坡上竞相绽放的绯红如霞的桃花,嫣红如火的杜鹃,洁白如雪的梨花,乱石中生机蓬勃的迎春花,吐露芬芳的金银花所陶醉。这扑面而来清新如初的春的气息,让人体味到有一种超乎自然的东西,浸润着我们的情感,洗涤着我们的灵魂,似乎获得了未曾有过的超脱,进入了羽化成仙的境界。

当我气喘吁吁爬上山顶,眼前豁然一片空旷,领略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博大境界,顿觉神清气爽,心胸开阔。虽然称山海拔仅为196米,但在河道密布地势平坦的江南水乡,无形中给人以兀然屹立之感,颇显得气势雄伟。我站在山巅遥望,方圆几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那一片片黄澄澄的油菜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子般醉人的光彩;那一块块绿油油的麦田,在春风的吹拂下,翻滚起一阵阵喜人的麦浪;那星罗棋布恬静安详的村庄,飘荡着袅袅的炊烟,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喜庆的爆竹声;那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般驰骋着的各式车辆,张扬着现代文明特有的景致;还有那蜿蜒曲折静静流淌着的曹娥江,犹如飘逸着的绸带,一头系着繁华的城市,一头系着富庶的乡村,以母亲般的慈爱濡养着虞舜大地的儿女们。我极目远眺水天一色雾霭笼纱的曹娥江入海口,恍如有一叶扁舟逆水而上,朦胧中依稀望到有位头扎方巾、身穿长衫的儒雅老者傲立于船头,略显枯槁的手捋着花白的长须,清癯的脸上荡漾着悠然的神态,面对江南秀色可餐的风景,禁不住赋吟出:“征帆悠远寻,逶迤过称心。凝滞蘅苣岸,沿洄楂柚林。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的诗句。其实,此时的诗人正是赶往遭遇贬谪的路上,面对人生沉浮,世事变迁,诗人却坦然自若。是啊!荣耀也好,磨难也罢,这一切不过是浮光掠影下的世俗烟云,享受人生的快乐与怡然才是最美妙的爽事。

临近中午,收到妻发来的短信,说烧烤的准备一切就绪,便急匆匆返回坐落于半山腰的称心山寺。山寺傍矗立着一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樟树,据朋友讲,传说中古樟树上曾经盘踞着一位龙女,因触犯了天规遭到雷击,古樟树也惨遭厄运,一半被无情地劈去,但剩下的一半经受住风刀霜剑、饱尝了岁月沧桑,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如今依然长得苍劲碧翠凌空欲飞。妻和她的同事们将丰盛的美味摆放在古樟树下的石桌上,孩子们早已猴急得馋涎欲滴,我也迫不及待地打开啤酒瓶,“咕咚咕咚”地将啤酒飞流直下地倒进嘴里,一股久违的清凉瞬间流遍了全身,令人顿觉心酥神定,疲惫全消。孩子们忍不住狼吞虎咽,即使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是啊!这些久居城市的孩子,已经很少能吃到这么纯粹的农家佳肴,也很难体验到这么轻松、这么浪漫,无拘无束的山野情趣了。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