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难忘恩师情

吴仲尧


几度杏花雨,几度霜叶秋。许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忘,唯有和王老师的交往与日俱增,愈显密切。

二十七年前,懵懂的我或许是太调皮、太淘气,成绩单上一盏盏醒目的“红灯”,常常令望子成龙的父亲失望。父亲想通过转学,给我换一个新的环境,来改掉我贪玩的秉性,期待成绩有所长进。经亲戚介绍,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暑假里,在庙基湾村王老师的老家里拜见了他。那时王老师担任章镇中学副校长,当我带着几分胆怯、几分敬畏低着头局促不安地站在他的面前,内心十分惧怕会拒绝我的恳求。当我聆听到他那和风细雨般的教诲,悄悄抬头望见他那张和蔼可亲的脸时,方才的紧张和恐惧仿佛瞬间便烟消云散了。就这样一面之交,王老师真心实意地收下了我这个学生。如今回想起来,当时谁也不会料到,我们由此结下了二十多年割舍不断的师生情谊。

其实,王老师没有给我上过一节真正意义的文化课,他分管学校的后勤工作,百废俱兴的校园里整天忙碌着他的身影。但只要他稍有闲暇,便会找我谈话,仔细地询问我的学习、生活情况,当知道我有点滴进步时,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微笑。当知道我犯下错误时,总会博古通今地给我讲如何做人的道理。大热天一根清凉的棒冰,寒冬里一壶温暖的热水;就餐时一碗可口的菜肴,乘车时一张珍贵的车票……就这样,无数个晨曦和夜晚,无数个酷暑和严冬,我在王老师的精心教导、关怀、鼓励下,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知识的重要,前程的美好。

一年多后,王老师退休了。但我觉得他那胖墩墩的身影依然忙碌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他那亲切的声音依然回荡在校园晴朗的天空里,他那双充满智慧和慈祥的眼睛依然关注着我的一言一行,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记得那年我考取大学家宴,父母亲恭恭敬敬地让王老师坐在首席。向来点酒不沾的王老师,那天破例喝了一小碗醇香的家酿米酒,内心难以抑制的喜悦清晰地写在红扑扑微醉的脸上。当我向他敬酒时,王老师语重心长地送给我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牢记着王老师的殷殷叮嘱,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每逢节假日总会备些薄礼登门拜望王老师,而王老师总像对待亲生儿子似地招呼我。其实,在王老师的心目中,早把我当成了他的小儿子。那年我结婚,王老师闻讯赶来,送上了丰厚的贺礼和美好的祝愿。那年我女儿出生,王老师不辞劳累,乘车赶了六十多里路上门探望,如今,当我女儿甜甜地叫他“爷爷”时,他应得干脆利落,高兴得笑逐颜开。

每年春节,王老师都会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约我全家去做客。他一边陪我喝酒,一边与我拉家常,回忆他在稽东中学、绍兴绍剧团、上浦公社、东关区校……工作时的甜酸苦辣,给我讲述他昔日的同学、同事、学生取得的骄人成就。一边品味着醇郁的美酒,一边聆听着王老师坎坷的经历和难忘的回忆,我感受到他那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品质。

年过七旬的王老师,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了弘扬乡贤精神,牵线搭桥,查阅考证;为了研究东山文化,跋山涉水,潜心撰文;为了关注民工子弟,深入调研,大声疾呼;为了完善社区建设,不辞劳苦,献计献策;为了拯救失足少年,诲人不倦,谆谆教导……就这样,王老师凭着他的满腔热情,孜孜不倦地干着他自己喜欢的,有益于他人也有益于社会的事。当新闻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当有关部门将他评为先进时,王老师总是摇摇手,淡淡一笑,珍藏起那些沉甸甸的荣誉,沿着自己认定的路,继续着他心爱的事业。

生命如河流,涓涓流淌着。王老师谦逊的品格和豁达的情怀,正如那滔滔不绝的江河,每时每刻滋润着我的心田……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