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东关纤道荡悠悠

金 笛


从京口白塔头一路款款走来,嗅着田野原始泥土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潺潺流动的浙东大运河。运河边,石板路铺就的细细长长绵延不尽的纤道,在岁月的风雨剥蚀浸渍中千古悠悠,默默诉说着人事的更迭、世事的沧桑。绍兴境内,依傍浙东大运河,有一条古代纤道,史称运道塘、官塘和新堤,东出上虞东关至陶堰,西到钱清接萧山,全长百余里,向有“百里纤塘”之称。古纤道形成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西晋时已成雏形,当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修凿西兴运河,人们便以堤为路、背纤引舟,舟楫往来、繁华非常。援引史籍,则认定为唐朝宪宗元和十年浙东观察使孟简所筑。以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沿用至今,也保存至今,造就了绍兴特有的一景。

最早认识古纤道,那是读绍师的时候。从家里赴时设拈宫的学校,须乘坐皋埠的轮船。轮船码头紧依古纤道,一片汪洋恣肆,望眼之处皆有纤道。河窄浅处,纤道一面临水、一面傍岸,曲折逶迤,形如银蛇蜿蜒、长城延绵;河宽深处,纤道两面临水、道设水中,状如蛟龙出水、白练卧波,每隔两米左右置一个桥墩,上架桥梁,隔河相望,墩墩相连、梁梁相接,环环紧扣、链链密依,使人不得不联想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美景。纤道静默,水波激越,一静一动之间,仿佛“谁持彩虹当空舞”,灵动,飘逸,洒脱,雅致,优美,爽目,一切的愉悦尽在不言中。也到过柯桥,纤道上每隔里许就有拱桥或梁桥,高低起伏,变化多姿,仿佛玉带串宝珠,也似挂在和尚胸前的佛珠一串。最有名的数柯桥清代重建的单孔“荫毓桥”,全长十五米,马蹄形,造型轻盈,构筑精美。北面间壁上镌刻“一声渔笛忆中郎、几处村酤祭两阮”的联语,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概括了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避难会稽、露宿柯亭、取椽为笛的优美典故,也诉说了东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叔侄筑室阮社的历史故事,令人追抚历史、遐思翩跹。蔡邕又与家乡上虞有不解之缘,那“黄绢幼妇、外甥齑臼”关于曹娥庙的中国第一谜便是出于他之手,至今与曹娥庙碑辞双璧生辉,也为曹娥庙平添些许人文内涵。

古纤道行至东关段,翻出一片无限的精华。从京口经东关到曹娥,几十里遥遥水路,紧偎着的便是悠悠古纤道。石板路泛着白光,运河水透着碧绿,河边路旁的屋舍青瓦黛顶、粉墙红门,色彩纷呈、均现雅趣。河面上,一舟楫缓缓地行进;纤道上,背纤人弓腰费劲地拉纤,不知那个哼出了第一声,那纤夫曲便轰然响起,虽然没有黄河船夫曲的高亢激越,倒也有鹦哥班的缠绵悱恻,也许,尹相杰于文华优美动听的《纤夫的爱》便是肇始于此。与纤塘相交,常筑桥梁,年代一久,藤箩披拂,绿意盎然,古色古香,壮重敦厚,其精美的造型同样为纤道增色不少。每逢桥梁,那是纤夫无声的命令,可以扔下纤绳歇上一气,讲“朝事”,摆“龙门”,甚至解下背上的酒壶摸出几颗茴香豆,抿上一口解解乏,家长里短,身累体乏,都在这一刻得到彻底的释放。河埠上,大嫂村姑沿河排开,弯腰洗涤,露出玉藕一截,引来引舟背纤人眼中闪电一片。大船款行、小舟穿梭,乌篷归舟、桨声欸乃,次第出入桥下、行走河道;村舍沃野、炊烟袅袅,树木葱郁、鸟儿啁啾,与粗犷、自然的纤道构成一幅美妙的水乡风情画。每当远在他乡的游子梦中忆及,眷眷乡情油然而生,深深思乡之情全系在纤道上。

常说拥有了水便拥有了无限灵气,浙东大运河是宁绍平原的灵气所在,悠悠古纤道则是大运河的美丽项链,点缀了大运河的功用,焕发了大运河的繁华,激发了大运河的生机。依大运河,不知道集聚了多少水乡小镇。东关也因大运河古纤道成为一个辐射四方的闹市,水陆码头带动经济兴旺,经济兴旺引来百姓集聚,百姓集聚促发集镇繁华。在古纤道的东关,向有“银东关、金柯桥”之称,每每早晨时分,鱼市桥一带,桥下河埠挤满四乡八村赶集船只,乌篷船、赤膊船、小划船泼刺着鱼虾鳗鳖。狭窄的桥脚边,摆满了因迟到而挤不运的鱼桶虾篓,很多性急的一步跳上尚未停稳的船头,弯腰挑选大运河的馈赠。嘈杂喧哗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圆圆的桥洞里激起阵阵共鸣。桥堍两侧均是林立的店铺,十里八乡的人们沿着纤道匆匆赶来,旺盛人气久聚桥边不散,酒楼“女儿红”的醇香又醉倒过多少本地和外乡的游子过客。社戏声声响起,“锣鼓响,脚底痒”,依河戏台演绎着“皇帝将相、公子小姐”,岸边河中,看戏人陶醉其间,人亦悠悠,船亦悠悠,只有那纤道运河静默着。

据说,古纤道是我国水利史上的特例,除了绍兴,全国各地无处可觅。真的十分感激生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先民的杰出智慧,纤道,既可护河作塘,又可背纤走路,一举两得,极具创意。特别是那附带的景致、引发的繁华,更是寄托于古纤道。陆游诗云:“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面残帖解开花。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陆老先生并未点明“长堤”即是纤道,物是而名非吧,但笔下时时处处都是纤道的景致,生发恨时忽过“不堪怅望晚天霞”的遗憾。我也同感,沿纤道一路行来,一步一景,叩问不绝,纤道的绵延亘古,石桥的苍老古朴,行舟背纤的悲喜人生,阡陌交通的不息流动,屋舍民居的打理生活……无一不在打造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最好是来点儿小雨吧,在一片淅淅沥沥的雨幕中,清脆的雨点在纤道上打出声声鼓点,伴着纤道上行人匆匆的脚步走向永远。

美好永存记忆,记忆永远美好。古纤道也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沦丧,逐渐断绝、颓丧、破败、灭落,在灰色的少见舟楫的运河边残喘苛延,好在浙东大运河又破土兴建,只是不知那时河边的护塘行路是否也能在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中转化为悠悠的古纤道。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