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游览龙门名胜

郭庆祥


曾在晚春时节,陪同老友胡成业同志到西北旅游,途经河南洛阳。洛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黄河中游南岸的豫西伊洛盆地,历史悠久,有“九朝古都”之称。25日上午,我们从洛阳市区出发,乘车先到嵩山少林寺游览,然后,乘车前往举世闻名的龙门游览。是日,蓝天白云,天气晴朗,到达龙门时,红日当空,阳光普照。游览龙门,印象深刻。

伊阙风光,分外迷人。——这是游览龙门所获得的第一个深刻印象。龙门,两山相对,伊水穿流其间,望之若阙,所以又称“伊阙”。在历史上,有“禹开伊阙”的传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写的“伊阙”两个大字,刚劲有力,刻于山崖石壁,至今清晰可见。龙门山崖陡峭,气势雄伟。远处山壑有泉,泉水从岩隙中喷泻而出,形成瀑布,颇为壮观。山脚有池,池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山泉入池,游鱼欢腾,引得许多游人前来观赏。伊水河上,有桥贯通。伊河大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姿态秀美,横亘于宽阔的伊水河上,使天堑变成通途。伊水清澈,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引人注目。河岸边备有游船,供游客登舟游览,欣赏两山夹水的美丽景色。龙门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龙门石窟等人文景观,因而历代游客不断。唐代诗人宋之问曾游览龙门,赋诗赞美这里的自然、人文名胜:“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层峦旧长千寻水,远壑初飞百丈泉。”凡是游览过龙门的人,读了这样的诗句,自然会在脑海里重现“伊阙”的迷人美景,发出由衷的赞叹!

龙门石窟,悠久奇特。——这是游览龙门所获得的第二个深刻印象。龙门石窟,历史悠久,工程浩大。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诸朝。开凿最早的一个洞窟,叫古阳洞。此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到北齐武平六年(575)竣工,历时80年。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是龙门石窟中的著名洞窟。宾阳中洞又名宾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北部,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营建的二窟之一。此洞从北魏景明元年(500)开凿,到正光四年(523)竣工,历时24年。宾阳北洞,位于宾阳中洞之北,此洞从北魏开凿,直至唐代初年方才完成;龙门石窟,高妙奇特。一是窟龛、造像、佛塔、题记特多。据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造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另外还有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3680品。这些都是稀世的艺术珍宝。二是造像艺术高妙。例如,位于龙门西山北部的宾阳洞,是造像艺术的突出代表。该洞富丽堂皇,本尊释迦牟尼端坐中央,高8.40米,面部清秀、修长,高鼻大目,微露笑意。这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中的重要作品。主佛两侧,侍立着阿难、迦叶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两侧壁上,各雕一佛二菩萨。窟顶雕有10个伎乐天人,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栩栩如生。三是药方洞内,刻有药方。此洞位于奉先寺之南,与古阳洞毗邻。药方洞内,刻有北齐的140多个药方,其中有疗疾方、反胃方、心痛方、消渴方,等等。这是古代的医药文化遗产,是中国医药学研究方面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刻有药方的洞窟,世所罕见,这也是龙门石窟的一个奇特之处。自然,龙门石窟也有美中不足之处,由于历代盗凿严重,许多石像的头部被凿去,弄得残缺不全,令人惋惜。

香山胜景,诗情画意。——这是游览龙门所获得的第三个深刻印象。龙门东山,因地产香葛,故又名香山。从西山远眺,香山青葱翠绿,在万绿丛中。著名的香山寺隐约可见,极富诗情画意。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游观之胜,香山首焉。”可见,香山风景极佳。香山寺历史悠久,它创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规模宏大,依岩壁凿佛龛七处,建有佛龛大屋十一间,还有石楼、藏经室、宾客堂,以及寺前的登寺桥、寺前亭、连桥廊等建筑。到了唐代,香山寺重修过两次:一次是在武则天登基称帝(690)之后。次年,她游龙门,登香山寺,令群臣赋诗纪胜,诗先成者赐锦袍。当时盛况空前,出现了“诗成夺锦袍”的热烈场面,被传为佳话。另一次,是在唐太和三年(829)白居易到洛阳任河南尹之后。当时,白居易到香山游览,见香山寺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深表痛惜。他出资重修香山寺,使之焕然一新。之后,他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与香山寺和尚如满友善,结社会友,饮酒赋诗。晚年,他又出资开凿香山下的“八节滩”,以利舟航。在《开龙门八节滩诗》中,他说“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我心虽没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会昌六年 (846),白居易病故,享年74岁。家人遵照他的遗嘱,把他葬在如满师塔之侧的香山琵琶峰。据说,他的墓冢至今还在,墓前有清代河南学政汤右曾等所立的墓碑,上刻“唐少傅白公之墓”,墓的四周,有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可惜,由于游览时间不够,体力不支,我们无法上去拜谒。

龙门之游,虽已逾两年,但龙门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名胜在脑海中还时有浮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中的这些名句,也时时萦绕耳际。处身于历史长河之中的人们,在有生之年,能游览祖国的美好河山,增加见闻,陶冶性情,的确也是一件乐事。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