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澜先生名渭,字文江,又字春澜,诞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37年;光绪三十四年腊月廿五,即公元1920年2月14日去世,享年83岁。纵观春澜先生一生,令人肃然起敬:刻苦耐劳,艰难创业;穷则思变,勤劳致富;仁慈善良,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造福百姓;抱负远大,无私奉献等是他的品性和风格,也是我们借先生诞生170周年之际,缅怀和纪念这位杰出的乡贤的缘由。
先生出生于小越横山的贫寒农家。从小帮父亲干农活,早晚还提筐拾粪,当地人戏称他为“狗污(屎)阿渭”,而先生略无愧色,乐此不疲。为了改变现状,少年时期的陈渭试着弃农经商。经商之路并不平坦,但先生因此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十九岁时,先生决心外出闯荡,成就一番事业。到了上海,在一家外国人开的商行里打工——当跑街,凭着勤奋刻苦,诚实守信,得到老板信任。在与客户接触过程中,他着意学习经商之道,注意积累经验,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洋泾浜”英语,同时省吃俭用,渐渐有了一点积蓄。
有一个传说,说有一天,先生办完一笔业务回商行时,看到马路上坐着一个外国人,面前放着一张白纸——俗称“告地状”,上面写着自己因为经营失利,血本无归,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请求路人帮助:若能借银三百元,日后必以倍数奉还。大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多当作新闻看,少有表示同情的,更有甚者,把那人当作洋骗子。先生一见却动了恻隐之心,上前询问,靠“洋泾浜”英语的交流,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立马回到商行,向老板支取了十几年来的几乎全部积蓄整整三百元,送到那洋人的手里。洋人感激不尽,记下先生的地址姓名,重申日后必当重谢。事后,很多人说陈春澜干了一件傻事,肯定是上了外国赤佬的当,而先生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因为自己帮助别人脱离了困境。几年过去了,洋人没有音信,陈春澜有时想到,也颇后悔,但渐渐地也就淡忘了。终于有一天,那洋人找上门来,不但归还了当年借去的三百大洋,还送给恩人一船货物——价值不下万元。从此春澜先生成了老板
——这个传说后人称为“陈春澜捡了个老板”。与此同时,先生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名声也传扬了开来。
依靠良好的声望,稳健的策略,灵活的经营方式,先生先后在上海办货栈,开钱庄,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又将钱庄扩大到武汉、九江、苏州等地,业务遍及数省,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
先生是晚清时期上虞人白手起家,勤劳致富的典型,又是带头致富,造福乡里的典型。1894年开始,先生用两年的时间,把上海、汉口两地商号、股东移交给三个侄子,其余的商号、股东或撤或辞;把知名的“常胜”商标赠给外国好友。回到故乡,先生先后创办上虞农事试验场、春泽实业公司、大同殖业银行。此类实业,旨在提高当地农业的生产品质,使农民得到实惠。如农事试验场着力于改善土壤,改良种子,改变耕作方法,提高复种指数等;春泽公司试行农业规模经营,使丰惠、章镇一带贫瘠低洼的湖田得到整治,成为优质农田;大同殖业银行在当地农民生产资金发生困难时以低息放贷,保证种植、养殖正常进行;收获以后将余钱存入银行,产生利息,大钱生小钱,改变农民存钱习惯。经过几个年头,丰惠、章镇一带农村面貌大有改观,还出现了不少富裕农家。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先生也获得可观的收益,与当地农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先生建造纪念堂——春社时撰写的《春社缘起》里的一句话。诚哉斯言!先生“善用其富”的事例可谓不计其数。他经常在乡间修桥铺路造凉亭,只要他认为有需要的,或者有人提议,并提出筹款要求的,他无不欣然应诺,高高兴兴拿出银元,叫他们抓紧去办;比修桥铺路重要的、要求捐款更多的,先生也决不推却,如赈济灾民、建造上虞积善堂(救助机构)、修复曹娥江堤,“举凡地方公益之远大者,均慷慨好施,脱手千金”。
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先生慷慨捐款,为了家乡教育事业,从资助教育机构到独资创办私立学校,可谓不遗余力。
前期,先生对教育的捐助,多为应人之请,做到有求必应。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虞县治丰惠的经正书园开办上虞算学堂,“各项经费全赖先生资助接济”;二十六年(1900年),上虞县校开办,“又首捐开办经费”;次年,绍兴“府校谋新作,公又捐巨资以为倡”。
戊戌变法后,清政府通令改书院为学堂,中学西学兼习,并鼓励绅商办学。全国上下纷纷响应,有识绅商踊跃捐建学堂。绍兴府范围内,就有了嵊县的私立师曾学堂、孙端的私立又新学堂、东关的私立毓菁学堂,不久上虞范围内陆续有了下管镇振育高等小学堂、前江明强小学堂、百官镇上德学堂、崧厦镇时术小学堂、章镇虞南高等小学堂。先生突然感到自己原先捐一点钱粮、帮助教育机构改变一点面貌,已经落后于局势的发展。兴办新学,时不我待而又责无旁贷,“
我应该与时共进,在家乡办一所学堂。”经过反复思考,先生有了创办一所私立学校的计划:独立捐银5万元,先办初小学堂,并立案声明“办至中学程度为止”
。
1908年,位于小越横山南麓的春晖初小学堂终于办起来了。校舍是一组“山”字形建筑,直立的三竖是三排平屋,底下连接的一横则是一幢二层的楼房,天井由一色的红石板铺成,回廊设有落地长窗。后人称赞:“这些中式中掺合着西式元素的建筑,在浙东乡野一片无垠的稻浪和一岭孤卧的青山之间倜傥站立的时候,当那些稚气朴实清脆活泼的书声,在饱满的蛙鸣和厚实的松涛之中鲜亮荡漾的时候,‘小春晖’带给人们的是何等的新奇、骄傲和仰望!”1919年,先生为“践予前言”,又出巨资二十万银元,委托王佐、经亨颐等创办春晖中学。从此余上两县有了第一所中学。这是先生生命即将结束时的一大壮举,他将万贯家财,无私奉献,生命因此发出永不磨灭的熠熠光辉。
春晖尚未开建,先生已溘然长逝。先生虽未及见到白马湖畔巍然耸立的仰山楼、曲院、一字楼等“最新之瑞典式建筑”的落成;未及见到夏丏尊、刘薰宇、朱自清、丰子恺、匡互生等名师硕彦相聚在春晖传道、授业、解惑的情景;未及见到蔡元培、黄炎培、张大千、黄宾虹、李叔同、何香凝、叶圣陶、胡愈之等接踵而至,游览观光,论道谈艺;未及见到四方学子慕名而至,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但先生的名字一直和春晖连在一起,而此前的钱庄名、商号名在“春晖”面前都黯然失色了。现代教育史志里、教育文献资料里,先生的名字赫然在目,经亨颐、蔡元培等名士贤达的著作里对先生的赞扬、褒奖之词流传久远。经亨颐曾多次指着先生的照片向前来春晖参观、考察的友人和春晖的教师、学生说:“我们对这位故春澜先生是应当永远表示感谢敬仰的。”1925年蔡元培考察春晖时对学生说:“他因为有感于自己幼时未曾得到求学的机会,有了钱就出钱办学,使大家可以来此求学,这一层已足使我们感动了。……春澜先生出了这许多钱来办这个学校,于他自己丝毫没有利益的,虽用了春晖二字做校名,他老先生死了,还自己晓得什么。”春晖学子一直以来铭记先生恩德,表示不辜负先生的意愿,早在1929年《春晖学生》发刊词里就有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是陈春澜先生捐资、经亨颐先生等创办的。我们知道这两位先生的目的,并不是要使春晖中学出去的学生个个都做伟人,乃是希望我们春晖中学出去的学生个个都能为社会尽力,而不做社会的蠹虫罢了。”
先生去世后,埋葬在横塘贾家村旋网山。旧中国,战乱不断,兵匪猖獗,而先生生前是远近闻名的巨富,盗墓贼以为先生的陪葬一定很多,便多次前往盗挖,既有兵又有匪,有时兵匪相遇,发生械斗。至于盗走了多少陪葬,我们不得而知,但从陈春澜先生与其妻李氏之墓的规模可以推测,陪葬不会太多——其大小与一般老百姓的坟冢相差无几。只是因为墓穴的建造材料是洋灰,外椁用优质三黄土夯筑而成,所以给盗墓贼带来了困难,一次不能得逞再来一次,据说一共被盗挖了四五次之多。
光阴荏苒,天地翻覆。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今天,我们可以告慰陈春澜先生在天之灵的喜事多多,盛事多多,就近而言,略举一二。
先生之墓修复竣工。2005年春节期间,春晖中学收到一位旅居加拿大华侨的来信,对先生去世之后,坟墓屡遭盗挖、至今未能得到修复深表遗憾。信件引起春晖中学的高度重视,在当地村民、村委的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终于找到了已经荒芜不堪的墓地,随后报告上虞市政府,决议按原样修复。今年初夏,完成了先生坟茔的重修。现在,在驿亭贾家村旋网山上,可以看到规模并不很大、修葺一新的“陈公春澜先生与妻李氏之墓”,墓碑字体系集经亨颐爨宝子碑体而成,碑阴有文略述先生生平并记录坟茔变迁、修复经过:“世事变迁,苍狗白云,公之窀穸,屡遭险衅,墓园被毁,墓穴被盗,碑石不存,棺椁无迹。今逢盛世,百废俱兴,陈公与妻李氏之墓得以重修,捡拾遗骨,分而葬之,立石碑于墓门之前,书其事于碑石之后,志其功绩,彰其厚德。亦以致春晖万千后学缅怀景仰之情。”
修复竣工不久,春晖中学领导、教师代表率先前往祭奠,校长李培明在祭文中称:“公之于春晖,公德无量。悠悠百年,弦歌不辍,万千学子,得以成才。如今春晖,日益昌盛,春晖之名,蜚声遐迩。岁岁春风,年年秋月,高山景行,遗泽长存。我辈当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奋发努力,再创辉煌。”表达了春晖人的共同心声。
先生创办的春晖学堂正在规划重修,并和陈春澜墓一起,被上虞市文管所推报为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年前建造的春晖学堂历经时代和自然的风霜雨雪,已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为彰显先生功德,给后人树立榜样和提供缅怀之所,重修,保护,意义深远。
先生生前乐善好施之风正在发扬光大。报载:至2006年底,我市有公益基金60多个,基金本金总额近7亿元,受益10余万人次,覆盖到灾难救助、扶贫帮困、助教助学、医疗救助等各个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先生高尚品格的宣传,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社会团体和个人,向先生学习,用实际行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先生事业,后继有人;先生精神,永垂不朽。是为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