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老藤椅

榆 影


家里的那把老藤椅终于经不住岁月的剥蚀,左边的最后几根藤也掉了下来,89岁的老爷爷心疼地用布条再次把老藤椅包扎了一遍,边包边念叨着:“这把老藤椅比我的年纪还大,再怎么也要撑住它。”

这把常年放在角落的很不起眼的藤椅,竟然比爷爷的年纪还大,想着小时候在藤椅上窜上窜下,奶奶悻悻地看着,一个劲地喊小心,那时哪会明白,奶奶的话中有对藤椅的不舍,毕竟在我心中,它只是一把老旧的藤椅,仅此而已。

自从奶奶去世后,每当天气晴好的傍晚,夕阳染遍院子时,爷爷常常搬出这把藤椅静静地坐着,时而凝视天边,时而轻抚藤椅,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等到妈妈大声叫喊爷爷吃饭,他才从凝视的状态回过神,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把藤椅搬进房里。这个“习惯”已经陪爷爷走过多年,作为小辈的我也没有太过注意,只会理解成爷爷一个人待在房里或许郁闷了,所以才搬个椅子到院子里坐坐,然而当揭开爷爷的“习惯”……

要说爷爷这个“习惯”,还得从这把老藤椅说起。已经记不得藤椅的真正年龄,反正有100多岁了,那是奶奶的母亲也就是曾祖母的嫁妆,由于曾祖母是大家庭出身,全套嫁妆都是挑最好的,所以这把藤椅还是让当地的一个著名藤匠编制的。亲口听奶奶讲起,这把藤椅的工艺是一般藤匠做不来的,哪怕是现在也难做成那样的。而最让奶奶感怀的是她的童年就在这把藤椅上留下记号,后来奶奶出嫁了,曾祖母把这把藤椅送给她,之后我父亲和姑姑的童年也在老藤椅上留下了他们的回忆,再后来就是我的童年,但老藤椅明显承载不住百年的岁月,藤椅终于从偶尔几根藤发展到整排整排地掉下来。

一个个的小漏洞总被奶奶灵巧的针线补上,有时掉得厉害了,就用好几根绵线并成一束补在藤椅上,藤椅的破洞从一点到一根再到一排,远远地望过去,藤椅就如穿了一件白披风。然而奶奶却对这把藤椅照顾有加,每次总是很小心地呵护。每次爷爷、爸爸这些身型较大的人坐上去,奶奶就会再三提醒他们小心,后来爷爷、爸爸受不住奶奶的“唠叨”,只能放弃享用权,这把藤椅成了家里的女性专用椅。别看藤椅老了,但越坐越舒服,特别是冬天,把铺上毛毯的藤椅放在有阳光的角落,就会在软绵绵的感觉中将所有疲倦融化。

后来我读书了,傍晚放学回家,常常能看到奶奶独坐院子的背影,奶奶说,当她坐在老藤椅上,心里就会很踏实,感觉曾祖母就在她身边,看着她,朝她微笑,特别在累烦的时候,坐一会好很多。高二那年,奶奶被查出癌症,在她弥留之际,还念叨着想到藤椅上坐一坐,父亲领会奶奶的意思,把她抱到藤椅上坐了几分钟,奶奶吃力地睁大眼睛,抚摩着那把藤椅,然后微微地笑了。第二天,奶奶就带着眷念离开了我们,然而那把老藤椅还是安静地待在角落里,只是每当看着这把藤椅就会想到奶奶,甚至还能感觉到奶奶的呼吸,而她也在朝我们微笑。

现在,这把藤椅成了爷爷的专属物品,也几乎重复着奶奶曾经的动作,凝视天边、对话藤椅,或许在这些简单的动作里,爷爷还能感受到奶奶的存在吧?

原来这把老藤椅一直承载着思念,一直在将生命延续……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