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遥望故乡沥海所

阮志坤


在杭州湾南岸、曹娥江入海口的东侧,有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海防古镇——浙东上虞市沥海镇,这就是我的故乡,一片令我始终梦牵魂绕的故土。

沥海镇曾是浙东沿海抗击倭寇的前哨,明洪武二十年(1387)沥海筑城时就设为‘守御千户所’(明军事建置,‘所’上设‘卫’,例如威海卫),所以老辈人都习惯称它为“沥海所”。明嘉靖年间(1561),民族英雄戚继光在这里领导军民与倭寇决一死战,民间至今流传着当年的传奇故事,我童年时还能看到当年古炮台的遗址。四方形的沥海城是典型的明代城堡,土城墙高6米,宽8米,每边长约500米,正中间有东西南北四个拱形城门。十多米宽的护城河绕城一周,四个城门的护城河上设有吊桥。红石板铺就的十字街穿城而过,6米宽的小街两旁开满各种商店,清晨赶集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些都是孩提时代留给我的关于故乡的记忆。现在,我离开故乡已经48年了。这么多年来,时刻挂在我心头的还是故乡这段多变的海岸线。沥海所是个滨海小镇,地处杭州湾南岸,这里的海岸线多变,几十年北移,再过几十年又南迁,自沥海筑城以来的六百多年间海岸已变迁了多次。北门外蜿蜒数百里的浙东海塘,历史上在拦截海潮保护塘内居民免遭侵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也是历次海岸线南迁的极限。

上世纪三十年代,沥海城北边有一片开阔的沙土地,从浙东海塘往北走,要走20公里才能到达海边。南边的10公里都是开垦成熟的沙土地,种玉米、棉花年年丰收。北边的10公里是紧临杭州湾大海的滩涂,滩涂里河渠纵横,有各种鱼蟹。高出海平面的滩涂上长满了芦苇,芦苇荡里有各种飞禽走兽。这些都是大自然恩赐给这里老百姓的生活资源。后来,随着杭州湾潮涨潮落,钱塘江水和曹娥江水的泄洪冲刷,江道向南岸倾斜,把这片开阔的滩涂和沙土地完全冲到大海里去了。1958年秋天,海岸线离沥海城只有300米,站在浙东海塘上已能清楚地观看举世闻名的钱塘潮。故乡人民失去了这片赖以生存的滩涂和沙土地,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当时我在上虞春晖中学读高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力学知识,搞不清海岸线多变的原因,所以曾打算报考浙江大学水利系,毕业后回故乡为夺回这片滩涂和沙土地出力。

1959年9月初,我告别故乡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搞科硏,后来又在中关村创办新技术企业,再没有机会回故乡为其出力。令我欣慰的是,改革开放后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乡人民在当地党和政府领导下采取抛石阻流淤沙的办法,在沥海城北围垦了大片沙土地,海岸线又北移到20公里的地方。去年又采用架设钢栈桥,接纳中沙岛的更加科学的方法,为稳固海岸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曹娥江入海口的口门大闸即将建成,江流入海的速度完全可以控制。海岸线多变将成为历史,开阔的滩涂地将永远成为大自然对故乡人民的恩赐。去年沥海镇已成为全国千强镇,现在这里正在建造世界规模的跨海大桥,我为故乡的每一步发展而欣喜。

我已近古稀之年,在北京生活工作也48年了,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如今,2008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日渐离近,北京的发展举世瞩目,我为北京自豪。魂牵梦绕,故乡沥海所令我如此难以释怀。去年,北京有一个活动关于“寻找最美丽的十个乡村”,搞得很好,北京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池、气化炉、太阳能的经验也很实用。我想把它介绍给故乡人民,让故乡的家家户户都用上清洁能源。我在北京祝福故乡的未来更美好!


编辑感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晃48年,故乡,在作者的心中如此遥远,又如此可及。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少年童真,故乡的日新月异,牵扯了游子思念和感恩的心。

或许,也只有在回望岁月的时候,生命,才如此珍贵和可爱,生命中的五味,演变成对人生的理解和顿悟。

前些日子,我正好去海涂,作者文中的沥海所所在。海涂一如我们年幼时的广袤与绿色,挺拔的白杨树,已经长大了,昔日的塘路已经变成蜿蜒延伸的水泥路,水泥路像埋藏在绿色海洋里的丝带一样,在茫茫海涂的丰收与饱满中,幽雅而婉转。

海涂,正成为沥海人们,成为上虞人们新的聚宝盆。海涂的生态农业,也成为了沥海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点。

让我们为家乡骄傲,为故乡喝彩!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