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西溪湖的变迁

郭庆祥


上虞三溪乡之北,在群山环抱中,有一个名叫“西溪湖”的地方。之所以有这个地名,是因为此地原有一个碧波荡漾的西溪湖(简称西湖)。据古代民间传说,西溪湖形成于越王句践时代,又名“勾湖”。可见,此湖历史悠久。

世事万变,沧海桑田。具有悠久历史的西溪湖,几经变迁。徐渭在《西溪湖记》中,记述了西溪湖的地理位置、主要作用和历史变迁。关于西溪湖的地理位置和主要作用,他说:“虞之为县,壤高,河水东下。旧有湖曰西溪者,当县西南,主畜水以备旱,三乡负郭之亩恒赖焉。”当时的上虞县治在丰惠,说西溪湖“当县西南”,符合实情。西溪湖的主要作用是蓄水备旱,灌溉田亩,这是“三乡负郭之亩”的长久依靠,不可缺少。可是,到了宋末,情况发生了变化。徐渭在《西溪湖记》中,记述了这种变化:“宋末李显忠既请其高者以牧,福邸仍之,遂尽田以庄,湖始废,旱辄不登。”这就是说:西溪湖到了南宋末年,有些地方已经淤积成为陆地,李显忠依仗官位权势,将西溪湖淤积而成的高地作为牧马场;而福邸则继承了李显忠的衣钵,进而把整个西溪湖都毁掉,成为他的庄田。这样的结果,田亩缺水,三乡遭殃,遇到旱灾,农业歉收,甚至颗粒无收。

废湖之后,民众苦不堪言,要求复湖,还西溪湖以清水碧波。可是,难度很大。“元尹林希元欲复之,不果。入明,田既税,则湖益不可复矣。”这就是说,在元代,虽然县尹林希元曾经想恢复此湖,但力不从心,没有成功。到了明代,湖田已经纳税,要恢复西溪湖就更加困难了。然而,到了明·万历癸未,由于夏旱,却因此而有了转机。是年“夏旱,知是邑者为朱侯,既合众以祷,乃更求长策,得湖,以请于府某公某若省及分省诸公,并得可,遂复湖。”这就是说,这年夏旱,“老天爷”逼得人们行动起来,寻求出路。姓朱的上虞县令,为了应对这一严重局面,先是按例集合民众向天祈祷,祈求老天爷大发慈悲,降雨施福;但他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为了真正解决问题,还得进而寻求长策:“得湖”。为此,他四处奔波,请求上级官员批准他的复湖计划,得到省、府两级官员认可,终于使复湖获得成功。

那么,在明·万历癸未(公元1583年)之后得以恢复的西溪湖,其规模有多大呢?徐渭在《西溪湖记》中说:“湖东起湖山麓,北抵郑家堡,迤北以西至龙舌嘴前村之高阜,南尽长港埭。从而长,得弓可九百二十七,衡而广,损从者三之一,周而度之,为丈者千七百五十二。”西溪湖失而复得,使群山环抱中的三百顷“清波”,重显昔日的秀丽风光。在这里,湖塘鱼儿肥,村田稻米香。处身于西溪湖畔的人们,该是多么欢欣啊!

西溪湖的失而复得,明代上虞县令朱某功不可没。为了表彰这位贤明的县官,民众请徐渭来上虞写《西溪湖记》。徐渭(1521—1593),字文长,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明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他对朱姓上虞县令的人品、政绩十分钦佩,不但写了《西溪湖记》,而且还写了不少诗篇。其中,有两首特别值得一提。一首是《上虞令复西溪湖》:“旱潦一关情,湖塘指顾成。鱼肥村稻晚,鹤瘢署琴清。驻舄淹难久,编韦讲正横。清波三百顷,尽是渥恩澄。”另—首是《复西溪湖为朱令赋》:“邑里东邻隔一江,使君为政有芬芳。歌如黄鹄陂当复,雪拥苍凫路正长。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凭君莫话沧桑事,一笑谁家牧马场。”徐渭在诗中讴歌这位桐乡籍的朱姓上虞县令,表达了上虞民众的心声。受徐渭诗文表彰的这位姓朱的上虞县令,是进士出身,其政绩,除治水有功之外,还“治廉平,而兴学奖士,尤谆谆云。”(《西溪湖记》)可见,这的确是一位留芳青史的好官。

但是,在这之后的四百八十多年里,西溪湖又经历了一个得而复失,令人惋惜的变化。如今,在群山环抱之中的西溪湖,已名存实亡。在那里,虽然青山依旧,但面积达三百顷的西溪湖已不见踪影。举目四顾,能见到的,只是大大小小的块块湖田,零星分散的几个小小池塘,在郑家堡的南面,总算还有一条曲尺形的小河,春风吹来,依然碧波荡漾。这大概是令人怀念的西溪湖留下的一点遗迹吧!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