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远去的背影

马亚振


奉命为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开馆向民间搜集展品,觉得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虽然其他的杂务很多,但我还是花了一些精力与时间来做这件事。由于得到了内行人帮助,很快找到上浦中学的民俗风情陈列室,那是该校对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一个课堂,在展室里排列的上千件展品,大都是由学生们从自己家里搜集来的“废旧物品”,锅碗瓢盆、木器竹匾、梳妆炊具、灯盏升斗,林林总总,还有少量是从附近的青瓷古窑址中挖出来的废次瓷器,大都是些并不起眼的“土物”,拍了一些照片送往北京初审以后,谁知竟全被选中,其中一辆很大的手摇水车,也在入选之列,考虑到运输的困难,要求换成小一点的物件。这些入选的物品将在几天后送往北京,虽是“破旧”之物,但真要征集也是颇感为难的,不但是主家舍不得,就是我这参与征集之人也是百味杂陈,被征集的这些东西虽与“名人”、“重要事件”全然无关,仅只是旧时乡间妇女的“手用家什”,但它们毕竟是回不来了啊!

其中主要有炊具、食具和纺织、缝纫两个系列——

煨粥瓶。绍兴农村的炊灶大都是一种双眼或者三眼的大灶,以杂柴或庄稼秸杆为柴火,饭菜烧熟后,会有余火留在灶堂里,将余火退出,堆到灶灰仓里,再在火堆里埋上一个煨粥瓶,放入白米红豆等粥料,煨到第二天早上作早餐。用煨粥瓶煨成的粥异常香糯,称得上粥中珍品,虽民庭亦能享受。利用灶火余热煨粥的方法想是古时家庭主妇所发明,代代相传,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绍兴农村的这种风俗依然保持如故。这个煨粥瓶,是从上浦镇的一处古窑址中出土,经鉴定为三国时期的越窑青瓷,虽是古器,其式样竟与现代的煨粥瓶并无二致,是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

青瓷碗。这是一件东晋时期的青瓷古碗,与日常饭碗不同,浅口平底,推断为古代民间家庭用于盛菜、盛水果所用盛食器。这种盛器后世已是不多见,若非钟鼎之家,食物盛器大多以竹木制品来替代了。

鞋箱匾,俗称“生活匾”、“生活笪”。用毛竹蔑精心编制而成,竹蔑用红黑双色漆染,可以编出各种形状的色纹,这是旧时妇女用来放缝纫工具、针线碎布的一种器具,绍兴女子出嫁时,必得有这一物品作为陪嫁,现在农村的一些老年妇女,依然用这种竹匾来放置针头线脑,整洁好看,寻物置物都十分放便。

织带扣、织带梭,一种竹子制成的用来织带子的小工具。织带的原理与织布基本相同,旧时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各种带子都是由这种小工具织成,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织出枣子、兰花、龙等图案,有“兰花带”、“缠龙带”、“五色带”等不同的品种,用于喜庆、婴孩、老人等不同的排场和不同身份的人。没有花色的白带子就叫“实织带”,作为一般家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织带工具和所织成的带子在绍兴农村随处可见,十分平常,现在已经基本绝迹。

鞋楦和针拔。旧时绍兴人以穿布鞋为主,即使下雨天穿的“钉鞋”也是用布做成后再涂上桐油,钉上圆钉。厚厚的千层鞋底全用手工纫成。因为鞋底很厚很硬,在纫线时拔针困难,就发明了这种叫“针拔”的工具,专门用它来夹住缝针,往上拔起,一针一线地鞋底纫成。鞋楦是在做了鞋子以后,用木楦子楦出样子来,将鞋楦塞进新鞋,用小铁棰轻轻敲平整,再在上面喷些水,等干了以后,取出鞋楦,鞋子就成形了。

线板和顶针。将不同颜色的棉线绕在线板上,以备选用,简捷方便。这种绕线板的表面纹饰会因家庭经济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寻常农家便是将一块木板做光,涂上红漆就成,讲究的人家则得刻上龙凤图案并洒金,我母亲所用的绕线板就远比这次征集到的精致多了,可惜这些东西现在怕是再也找不到了。顶针是套在右手中指上的一个铁箍,用来顶住针的尾部,以便用劲,讲究的人家,顶针是用白银打成的。

手摇纺车。妇女用于纺织,将纺出的纱织成布,就是家织土布,纺出的纱二至四股合成不同组细的线,就成了缝衣线。古时绍兴妇女,从种下棉花一直到将衣服穿在身上,全可亲手完成,不必借助外力,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这种纺纱织布的习惯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末。

从所搜集之民间妇女用品可以看出,由漫长的封建社会到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中国农村的生活习惯变化其实相当缓慢,无数的劳动妇女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明制造了许多实用性强、灵巧方便的工具,体现出很强的创造能力和极高的审美情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突然加快,电器、电子等现代化的工业产品如潮水般涌进农家,一些传统的器物几乎是在一夜间退出了生活的舞台。有了空调、取暖器后,精制的紫铜手炉、黄铜火铳,就成了现代“古董”;通了自来水、装了抽水马桶和淋浴房,那些木制的大小脚盆,有着精美雕刻的木马桶也就没有了用处;煤气炉、电水壶的兴起使原先的炊具盛器很快退身。那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相当活跃的小铜匠、锡泊匠、箍桶匠、篾匠师傅的身影成了记忆里的一道风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文物”并非一定就是远古的东西,当一些本来是很平常的物品,突然淡出人们的生活,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来关注它、使用它的时候,也就成了文物。这些看似陈旧过时的物品,我们确实已经不再需要,但是在这些物品里面,却蕴含了一些很厚重的东西,凝结了一种民族的、地方的精神或者传统,能够搜集它,保存它,无疑是一件好事!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