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百年鹤琴 薪火传承

———记创新发展中的上虞市鹤琴小学



记者 陈胜龙
 

每天清晨,在鹤琴小学的校门口,一位慈祥的老人总会微笑着注视每一位来到学校的孩子。他的目光充满睿智而又深情,那是他用一辈子奋斗凝结成的对孩子的无限热爱和殷殷期待。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在一茬又一茬学生的欢声笑语中,先生静静地守护着他的启蒙之地。如今,这所在风雨中执着前行的学校即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

——题记
 

100年前,适值清光诸三十三年春,当时百官镇上几位开明的乡绅在横街私熟的基础上,创办了百官第一所现代小学堂——百官小学堂。同年冬天,更名为上德小学堂。后来,“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在上虞教育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上德小学堂发展为区立上德高等小学校,迁址上街谷氏宗祠。1926年,改名为上虞县第六高级小学。在此期间,众多的毕业学子都选择了已经声名鹊起、名师云集的春晖中学继续他们的求学之路。“六高”毕业生谷斯范进入春晖中学,师从夏丏尊、朱自清等名家而走上文学之路,成为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历经南征北战的新四军战地记者、《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季音,也从这里启蒙,走上革命生涯。

此后,“六高”改名为百官小学,于1935年募集款项在沿塘金山场新建了校舍。1941年5月,日军入侵百官,霸占学校作为据点,学校被迫迁至下市头糜家民房。在这里,教师们“暮鼓晨钟、一心为国”,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解放以后,百官小学先后与镇上的成美、新民两校合并,改名为百官镇小。

1954年9月,百官镇小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次年,由国家拨款,在上街溪弄内新建校舍,于1956年竣工。至此,这所在时代变革中不断成长的学校,终于结束了疲惫的搬迁生活,在今天的凤山路68号落地生根。半个世纪以来,依托深厚的育人思想和树人之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学子。

办学百年,时代变迁,红烛燃烧,春蚕吐丝。一代又一代鹤琴人继承和创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思想薪火,在鹤琴小学的校园内代代传承,努力实践着时代赋予的光辉使命。近几年,学校创造新世纪活教育模式,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了“学习活教育,实践活教育,发展活教育”的系列活动,提出了活教、活学、活用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并把这一活动和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针对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能力、兴趣爱好等,学校构建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教研文化,力求教学与研究的共生互补,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同时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研组的自我培训功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的个性化发展。学校还把活教育思想和校本课程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校综合课题《当代活教育模式与研究》的龙头带动下,先后编制了《每周规律生活鉴定》、《晨间道德生活与指导》、《心理健康小课堂》等校本课程,在晨间教育、家校联系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多年的教育科研活动,有力地提高了该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活化了教学过程。同时,始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互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中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营造了主动、有序、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教育科研、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持续提高,使鹤琴小学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仅2002年,就有6位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武均获一等奖,每年有数百人次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和发表作品。毕业班的综合素质测试,多年名列上虞中学学区前茅,近6年来共有30余位学生荣获舜杰奖学金,为初中学校输送了大批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