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国 际 国 内


游客攀登“鸟巢”就能产生经济效益

———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谈北京奥运会场馆与赛后利用


 

对于北京奥运会来讲,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有着多重身份。
  吴经国来自台湾省,祖籍苏州,是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工程建设组召集人;这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是牛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毕业生,也是国际奥委会中唯一一位建筑学专业人士。
  近期在北京,吴经国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他站在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建筑学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谈了他的观感。以下是采访实录。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在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您就表示会尽量协助北京搞好场馆建设工作。时至今日,北京奥运会先后落成的场馆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吴经国(以下简称吴):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很成功。特别是鸟巢、水立方,它们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建筑。中国花了非常大的投入,选拔两个非常杰出的建筑,这两个建筑物都能够代表现代建筑的顶尖水平,解决运动和比赛中的需要。鸟巢能容纳10万观众,解决了一个大跨度的问题,能让观众在大跨度的屋顶下面,得到充分的保护。鸟巢在造型方面是出乎意料的,打破了任何传统。水立方更是把水的分子结构通过它的立面来展现一种新的建材技术,这些都是现代化的新技术,都是有相当难度的工程技术,是科技奥运的一个展现。
  所以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不是一般的场馆建筑,而是融合了高科技在里面的,是北京奥运将会留下的非常有代表性的遗产,可以供后人学习和参考。因此,对我来讲,选择这两个建筑物是非常必要的。 
 记:在您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有什么经验有待总结,有什么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呢?
  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是引入了项目法人的概念。所谓项目法人,就是由企业来投资,来承包整个工程。这是奥运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民间的力量来建设场馆。然后,交给这个企业30年的经营时间来完成它的回收。这也要求项目法人企业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和赛后充分使用的构想。这一创举,把奥运会这些年一直被人批评的赛后使用问题给解决了。
  原来,场馆在奥运会后是个负担;现在通过企业经营,多样化的经营,来达到它有效使用的目的。所以,这次奥运会在场馆建设方面,对伦敦奥运会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它避免直接用纳税人的钱去兴建,而又解决了兴建完后不知道该如何去经营管理的矛盾。
  至于场馆建设的不足,现在北京在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赛。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明显的问题。
  记:从建筑学专业人士以及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您对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建筑风格和与北京风貌的融合问题,有何看法?
  吴:建筑学上讲协调,讲怎样去和谐。可是北京市从来没有那么大规模的场馆,所以谈不上协调的问题,反而是应该突出它地标性建筑的特点。所以,没有必要让它们去折中,不需要去配合去协调的构想。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就是一种展现。展现高科技!展现出它是一个工程上有很大挑战的难题性的建筑!要让它们展现21世纪初,工程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展现出解决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建筑物在设计理念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投资这么大的东西,我们不应该用低姿态去很卑微地做一个设计,在我看来,它们是一种标志,就应该是一次展现!100年以后,人们回头看,看100年前的建筑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这是好事情。我也相信,到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参观北京奥运会的场馆。
  记:吴先生了解中国文化,也熟悉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您认为北京奥运会的筹备过程,有没有突出中国的特色?从筹备过程来看,能否读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很多启发。从筹备工作来看,北京奥运会的执行力,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工期几乎都提前半年完成,这也是史无前例的。我觉得,北京场馆建设的管理和技术,应该整理出来。北京怎么做到的?这是可以让今后奥运会的承办方来取经、来学习的很重要的一点。我想,这样的经验,可以输出,去帮助未来奥运会的举办。今后办奥运会,可以到北京来学习。说不定会有很多国家愿意来北京取经,这是很重要的智慧财产。
  从文化来讲,北京就是一个文化古都,在筹办过程中,北京有很多文化方面的活动。这个过程,对中国文化已经有很大程度的介绍。另外,北京奥运会期间,许多人会到北京来品尝中国美食,这也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传播。还有北京的一些古建筑,届时也会有很多人去参观,把北京的文化推广很多。我想,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文化的推动,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记:最后,您对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利用有什么建议吗?
  吴:在我看来,今后如何合理利用奥运会场馆是个很好的课题。可以想像,奥运会结束之后,有许多人会来参观我们的建筑。在我看来,鸟巢就可以很赚钱。最大的使用可能就是开放观光。我甚至建议,让观众到鸟巢上面的结构亭里去看看。在上面走一圈,我觉得这个路线安排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就像悉尼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让人们走上那个大桥,那是一个观光项目。我觉得在鸟巢上面,完全可以设计布道。我们也可以让游客到上面走一遍,从上往下看。这是有经济效益的,也是和历届奥运会不一样的。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