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白 马 湖 畔


寺前村探古(下)

◎陈秋强


遍地是“黄金”

从王大夫家出来,在路过一家民居的后门时,我突然眼前一亮,只见地上躺着一块不同凡响的墓碑,仔细一看,上面依稀刻着“宋平章□枢密院文明王公之墓”。我知道:宋代“平章”,即“同平章事”,是国之重臣;而“枢密院”则是管理军事的最高机构,与宰相同级。宋代建制军事由文官掌权,由此可以推断:这是王爚丞相的墓碑。据史料载:“王爚卒于公元1275年,葬于上虞葛仙乡”。令人费解的是这块墓碑怎么会躺在这里?

来到“察院厅”大门口,只见左边外墙上砌着一块石碑。我戴上老花眼镜仔细辨认,隐隐约约地尚可看到下列字迹:“先祖东秉公道地一块,系公派下前后两房,其粮随公祭完纳,向系摊晒堆积相安□□□□□、公地公用、毋得私占……”凭我揣摸,这是一块禁碑,是东滨公王诚在构建大厅时为后代立下的规矩。

时间匆匆,当我恋恋离开这个村庄的时候,心里想:这里真是步步有文化,遍地是“黄金”呵!
动听的故事口口流传

从寺前村归来,正当我摊开纸张打算执笔写稿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前来拜访。原来他正是寺前村王姓的后裔、72岁的王新荣先生。他现居杭州,但一直对家乡故居念念不忘,打算和堂兄新祥联手续修家谱,但苦于找不到旧谱,才找上门来向我求助。言谈之中,他向我讲了不少有关寺前村王家的故事。比如《察院公烈火逃生》、《东滨公落须失子》、《土地菩萨迁坟留地》、《三公公佯拜祖宗》、《梁湖司衙门避坟移位》等,其中一则《王文韶上虞寻族》的故事更令我倍感兴趣。

据传,清光绪年间,有一个上榜青年来寺前村认祖,他自称姓王,已考中进士,祖上是寺前村人。但族长考虑到这位陌生的后生万一今后做了大官,出了差错,王家要受牵连甚至诛灭九族,便婉言谢绝。这位后生只好悻悻地跑到百官王家要求认族,也同样遭拒。后来王文韶跑到梁湖,梁湖王家族长“九老爷”不怕事,同意他认族,但对王文韶提出一个条件:“今后你做了大官,我们族里不想沾你的光,但希望你不要连累大家,做事要小心谨慎,平时要养心守拙。”王文韶认了族后,后来果然当了内阁右相,便在梁湖造了丞相府,建立王家祠堂,并一再告诫家人,待人务必谦逊和善。

有一次绍兴府台上任,特地来梁湖参拜太夫人,船过坝要拖坝费。到了王家,太夫人忙出来迎接,府台见太夫人步步上来,诚惶诚恐,步步后退,一不留神跌进后河。消息传到京城,有位御史向慈禧太后奏了一本,说王文韶“营造河坝,从中渔利;侮辱朝廷命官,把绍兴知府逼入河江;私造大宅99间,宛如皇宫”等等。慈禧怒斥文韶,王战战兢兢不予辩解。慈禧心中有疑,派人调查,才知事情真相:原来太夫人耳聋眼瞎,凡有人参拜,必亲自迎送,府台一时忙乱,失足入水。事情查明后,慈禧太后反而更信任王文韶。

当然,民间传说属野史,作不得真,但查阅史料:王文韶籍贯十分特别,先是上虞,后为杭州,官至一品。

民间故事实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抓紧抢救保护,千万不要让它断层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