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白 马 湖 畔


寺前村探古(上)

◎陈秋强


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我兴冲冲来到了上虞著名的华侨村——崧厦镇寺前村。

南宋丞相王爚是寺前村的始祖

五年前,我曾应上虞信诚房产公司董事长王森泉之邀,为策划“华侨村”品牌第一次走近了崧厦镇寺前村。这个村紧挨浙东古海塘,站在塘上,我问王老板:“为什么叫寺前村?”王老板告知,很久前这里有一座寺,但具体来龙去脉他不得而知。

这个谜团一直悬在我的心中,后来翻阅了《宋史》《王爚传》之后,才弄清了事情的来由:原来南宋时新昌出了一位左丞相王爚,他与奸臣贾似道不和。贾是天台人,母亲病故归天台葬母而路过新昌,“爚独不往见”。元兵南侵,皇上命贾似道督师拒敌,结果溃败而告终。贾上表辞职以乞保余生。王爚向皇上弹劾贾似道,指责他“既不死忠,又不死孝”,要皇上切责严办。贾遭贬斥,从此两人的关系更趋紧张。为避祸,王爚有意到上虞崧厦,发现这里风光宜人,竟带着家人定居了下来,后来子孙繁衍,这里逐步成了村落。因为村后有个“戒德寺”,故该村名叫“寺前村”。

标志性建筑“察院厅”

走进寺前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新建的小洋房,尽管它们尽力用马赛克墙砖作了精心的打扮,但难以引起我的兴趣,惟有躲藏在背后的故宅“察院厅”才是我此行的目的地。然而眼前的景况实在令人大失所望,看到的都是破墙残壁,荒草萋萋,灰暗的老屋深处,堆放着杂乱的家私和散发着阵阵霉气的垃圾。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望着庞大的建筑体量、恢宏的框架,仔细审视着牛腿、梁柱上面残留的雕刻,还是可以窥见古宅昔日的辉煌。

据当地村民介绍,“察院厅”又叫“大厅”,建于明末,由王爚后裔王诚所建。关于王诚的情况,《崧厦志》作了明确的记载:“王诚,字东滨。”曾任宁夏卫、邳州同知、东昌府通判等职,治淮有功,政绩卓著。

到了清初,王诚第六个儿子王世功官至“巡安陕甘试监察御史、广东道御史”等职,对“察院厅”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所以古宅又称“柱史第”。

据当地老人回忆,整个建筑群十分庞大,台门内核心是厅堂,其它所有房屋朝厅而建,层层相围,疏密相间,自成一统。台门面前河埠环水,东边道地平展,西边假山耸立。精致的厅门亭阁耸出墙头,曾是虞北最高大的楼房,是寺前村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明代奖匾惊现

从“察院厅”老屋出来,我拜访了村民王大夫先生。王大夫原来住在“察院厅”的厢房里,前几年才搬迁到新房居住。在搬迁过程中,王大夫偶然发现床下面有一块木板,翻转身来才知是一块横匾。横匾很沉,宽1.40米,高0.9米,只见上面醒目地书着端庄的两个大字“拔萃”,落款是“钦差总理河道工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潘季驯,钦差总督漕运兼运河巡抚凤阳等处御使王一麟为山东东昌府通判王诚立”。

假如要比照古今官员的职位:古代“御使”好比是今天的“中纪委领导”,而“巡抚”好比是“省委书记”,两位又都是皇帝直派的钦差大臣,可见这块匾额的含金量之高。

据《崧厦志》载:王诚在河南做官期间,时值淮扬水灾,皇上派钦差大臣潘季驯随带八十万金治理河道。潘慧眼识才,任王诚为襄理,放手让王诚主持工作。王诚果不负所望,日夜奋战在治理河道的岗位之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筑起江淮堤塘八百余里,而资金还余30万金。潘为此提拔王诚任东昌府通判。通判一职是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握有裁决州府公牍和监察官吏的实权。王诚担任通判三年,出现了“案不留牍,狱无冤词”的大好局面,为褒奖旌扬他的功绩,两位钦差联合署名为王诚颁发了这块奖匾。

 据王大夫说,原来“察院厅”里挂着很多匾额,比如“一柱擎天”、“殿中执法”等,还有很多祖先的神像,可惜毁于“文革”。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