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白 马 湖 畔


为了一个年轻女教师的生命

———社会各界全力抢救城南中学教师夏晓燕纪实

◎记者 刘金平 摄影 韩坚


夏晓燕读学生的来信感慨万分。

“桃李芬芳,挥不尽对恩师谢意;荷花阵阵,吹不散对城南依恋;红叶飞扬,飘不落师生恩泽情;素雪皑皑,遮不住学子赤诚心。祝福城南,祝福老师。”这是城南中学06届高三(12)班的同学写给班主任夏晓燕老师的一首小诗。3月23日,在06届高三(12)班同学们的提议下,城南中学在校园里种下了两株“香泡”树,意为平安、情谊、祝福、感恩。春天的阳光穿过树枝,均匀地撒落下来,似乎已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女教师突遇车祸生命垂危

1月17日晚8时40分左右,城南中学夏晓燕等两位女教师从学校回家,正当她们欲乘一辆出租车时,不幸突然降临,一辆从后面疾驶而来的小车将夏晓燕重重地撞倒在地,顿时昏迷过去。好心的出租车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将夏老师送到市人民医院后,悄然离去。

夏老师被送进了急诊室。医院迅速开启绿色通道,急诊科、检验科、麻醉科、CT室等各科室各就各位,迅即投入抢救工作。女教师生命垂危的消息传到正在医院工作的周松院长那里,周院长和正在值班的傅俊良副院长立即前往急诊室看望,并紧急联系脑外科医生。当天晚上,所有脑外科医生全部赶到。“要提供最好的治疗,最好的服务,尽一切力量挽救夏老师的生命。”周松明确表示。

正在开年度考核会议的城南中学领导层接到电话,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校长严申虎、党总支书记潘镇伟一边向局领导汇报,希望与卫生局取得联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一边快速赶往医院。市教体局主要领导也纷纷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急诊室。而此时,夏晓燕的丈夫,在上海进修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陈飞龙正心急火燎地往医院赶来。

颅脑手术,动还是不动?

当晚10时多,市人民医院脑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朱岩湘刚刚入睡,就被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惊醒。那是周松院长打来的电话:一女教师生命垂危,请朱医师速来看看。朱岩湘医师二话没说,立即起身赶往急诊室。

病人情况十分危急:嘴鼻出血,呼吸微弱,两侧瞳孔放大,血压很低,心率很慢,CT显示有严重的脑挫伤,急性硬膜下血肿,有中线偏位。颅脑手术,是动,还是不动?

有医生说要动刀。此时,陈飞龙也打电话给朱岩湘:我征询了上海大医院的专家意见,还是开刀好,不然,可能会失去抢救时间。

但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朱岩湘,病人的生命体征很不稳定,需先稳定生命体征,再继续观察。四十分钟后,病人呼吸稍有好转。第二次CT显示病灶血肿似乎小了些。朱岩湘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病人昏迷和血肿不对称,应是脑梗有损伤,手术无益且风险大,需采取目前国内先进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

朱岩湘医师整夜未眠。第二天,上海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的两位脑外科专家赶到医院会诊,一致认为,根据夏晓燕的实际情况,亚低温治疗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在ICU接受亚低温治疗的一个多星期里,朱岩湘的神经每天都绷得紧紧的,虽然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慢慢好转,但仍然昏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直到第十天,病人脱离了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朱岩湘才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当时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如果治疗方法不对头的话,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夏晓燕了。”朱岩湘事后说。

女教师命运牵动众人心

获悉夏晓燕车祸重伤,当晚,城南中学40余位教师先后赶往医院看望,一直到后半夜才陆续离去。第二天一早,学校专门为此事召开会议,在期末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每天抽出4位老师24小时轮流在医院值班,直到夏晓燕脱离危险;学校还商定,在医药费不够的情况下,由学校暂时垫付部分费用,尽一切力量挽救夏老师的生命。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病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弱。为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医院成立了包括朱岩湘在内的医疗组,安排了最强的医疗阵容。院长周松每日关注病情进展。护士们一天 24小时不离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循环监测、神经系统观察、呼吸监测及护理等,做到严密监护,细心护理,决不允许出现一丝差错。

“城南一女教师突遇车祸生命垂危。”次日,有人在网上发布了这一消息,立即有跟贴无数,不断有人打听夏晓燕的情况。每天,都有教体局领导、学校领导以及夏晓燕的同事和学生们自发前往医院看望,隔着ICU病房大门,默默地为夏老师祈祷。学生们折了满满一盒盒千纸鹤送到了老师的病床边;有的为老师捎去了“平安符”十字绣……那些日子里,夏晓燕收到了一生中最多的鲜花和祝福。
也许是声声祝福感动了上苍,也许是夏晓燕顽强的生命意念战胜了病魔。1月25日,晓燕终于从昏迷中醒来,入院后第一次叫出了“爸爸”、“妈妈”,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1月31日,夏晓燕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

我亏欠学生很多

在同事的眼里,夏晓燕是一位性格内向、好学上进、责任心很强的好教师;在学生们眼里,她更是一位和善可亲、知识丰富的好老师。夏晓燕是绍兴市青语会会员,在11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多次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称号,曾在市青年教师汇教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所带班级获市高考成果奖。

记者见到夏晓燕时,她正躺在市人民医院的普通病房里,精神不错,已经能够清楚地表达,绝大部分记忆已经恢复。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一个普通医生的妻子,却有这么多的人爱护我关心我,我真的很感动。我要感谢这么多关心我的人们,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就不能够活到现在了。
夏晓燕躺在床上,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学生。她说,我是高三实验班的班主任,但我只教了这批学生一个学期都不到,他们现在已经到了考大学的关键期,而我还躺在病床上,不能教他们了,我觉得亏欠他们很多。言语间,有泪水闪动。病床边,夏晓燕的母亲说,晓燕能够活着,而且还康复得不错,我们已经很满足了。感谢所有的好心人。

如果说是这个世界给了夏晓燕许多爱的话,那是因为她首先给了这个世界太多的爱与奉献。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