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唐代的中秋诗

郭庆祥


岁有三秋:早秋、中秋、晚秋。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这是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又是欢庆合家团圆、畅叙亲情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来由,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个善于射箭的英雄名叫羿,见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人们酷热难当,他自告奋勇,张弓接连射下九个太阳,吓得剩下的一个太阳安分守己,每天东升西落,早出晚归。羿为百姓做了好事,受到民众的称赞。后来,他与嫦娥结为夫妻。嫦娥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她能歌善舞,心地善良,持家有方。羿的声名传播在外,一些青年慕名而来拜羿为师,学习拉弓射箭。在这些徒弟中,有一个叫蓬蒙的人,心术不正,他企图调戏嫦娥,还想偷吃羿藏在家中的灵药,升天成仙。有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众徒弟上山狩猎,蓬蒙假装身体不适,留了下来。他乘人不备,闯入羿的家中,调戏嫦娥,并威逼她交出那包灵药。嫦娥万般无奈,为了摆脱蓬蒙的纠缠,她偷偷取出灵药,一口吞了下去,不觉身轻如燕,飞升上天,到了月宫。羿晚上回来,得悉此事,心急如焚。他仰观天空,只见当晚的月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圆、都亮,想到那里有心爱的妻子在含泪相望,他悲痛万分。乡亲们劝慰他说:“嫦娥能飞升上天,说不定也可能会飞回地面。你不必过于伤心,还是耐心等待。”到了第二年的八月十五,羿和乡亲们摆了一桌团圆饭,还做了月饼,仰望明月,向嫦娥表明团圆的心愿。因为这一天正值中秋,所以就有了中秋节。

在民间,中秋节合家团聚赏月的习俗,周时已有,到了唐代,开始盛行。每逢中秋节,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吃月饼,饮酒赏月。在这些活动中,以赏月为主要内容。唐代诗人的中秋诗,大都集中在赏月这一活动上,描写观赏明月的情景和感受。

在中秋明月之夜,无论是登楼观月,还是舟中赏月,都自有一番情趣。唐代诗僧可朋在《中秋月》诗中,谈到登楼观月所见到的情景和感受:“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唐代诗人成彦雄在《中秋月》诗中,则风趣地描写了舟中赏月的情景和愿望:“玉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精楼。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

在中秋之夜,观赏明月,对月吟诗,自有一番乐趣。唐代诗人许裳(822——?)在《中秋夜对月》诗中谈到中秋夜赏月吟诗的感受:“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赏月,自然要遥望天空;赋吟诗篇,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苦中有乐,自有情趣。所以,唐代诗人朱庆馀(越州人,敬宗宝历二年进士)在《中秋月》诗中说:“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中秋的月亮,通常是最圆、最明。为什么中秋的月亮最圆、最明呢?唐代诗人许昼(昭宗天复四年进士)在《中秋月》诗中,很有风趣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诗中的“蟾宫”,指的就是月宫。因为,据民间传说,在嫦娥居住的月宫中有蟾蜍。所以用“蟾宫”代指月宫。许裳认为,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最圆、最亮,是因为月宫中的嫦娥在这个晚上特别有情的缘故。许昼的这一回答很妙,使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让人透过中秋明月觉察到月宫嫦娥的一片深情。

自古以来,月有阴晴圆缺。中秋赏月,自然得有月亮,如果没有月亮,就大煞风景。唐代诗人司空图(837——908)在《中秋》诗中就说过:“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但是,中秋夜无月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唐代诗人罗隐(833——910)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年的中秋之夜,窗帘在秋风的吹拂下淅淅作响,漏入室内的寒风使灯火发抖,天上升起浮云,见不到月亮。在这种情况下,罗隐并不像一些人那样感到扫兴,而是以《中秋不见月》为题,创作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诗:“风帘淅淅漏灯寒,一半秋光此夕分。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诗中的“素娥”,指的就是月宫嫦娥。这是因为白色为素,月色白,所以“素娥”成了月宫嫦娥的别称。罗隐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无月时的夜晚景象,而且巧妙地回答了“为什么中秋有时不见月”的问题。他认为,中秋有时之所以见不到月亮,是因为老天爷同情月宫嫦娥的孀怨之苦,特意教西北升起浮云的缘故。罗隐的这一回答也很妙,使人不仅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还想到嫦娥在月宫中独守空房的寂寞情景,从而同情嫦娥的不幸遭遇。

当然,每到中秋,人们总是希望天气晴朗,好团聚赏月。这是人之常情。果如所愿,自然皆大欢喜。不过,届时还应及时观赏,切莫错过良机。唐代诗人薛莹(唐文宗时人)在《中秋月》诗中,根据天象世情,善意地作过如下关照:“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